身為粵劇協會的會長,崔子瑜比任何人都要關心粵劇的發展。

之前作下了讓粵劇創新改革的決定,他比所有人更要糾結。保守派和革新派只需要堅定自己的觀念就行了,但他這個會長要顧全大局。

保守派執著地守著老一輩傳下來的技藝,他們的傳承精神令人敬佩。

革新派想要對粵劇進行改革,讓粵劇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他們的想法更加先進。

每一個派系的存在都有其道理,有其要主張的意義。

他作為粵劇協會會長,不僅要推動、維護他們的,也要在必要時刻扭轉不良之風,讓偏離軌道的粵劇走上正軌!

自從丁大師在粵劇協會大鬧一場,粵劇協會內部全力主張改革粵劇之後。

亂象,已經漸漸升起了。

有一些年輕人改編的粵劇,連最基礎的粵劇要素都丟失,完全淪為魔化的、自娛自樂的產物。

崔子瑜每每想到那些所謂的“新式”舞臺,都不由感覺憂慮。

支援革新派,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他當初的支援,是不是在自毀長城,挖了粵劇的根啊!

但同時,崔子瑜也明白,沒有什麼古老文化能一直保留下來,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當初粵劇,還不是從早年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腔等諸腔為基礎,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

後來粵劇改為本地方言進行演唱,也把原先的假聲演唱改為“平喉”演唱,誰能說這在當時,不是一種創新?

崔子瑜在心中沉沉一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後來他痛定思痛,發現之所以會猶豫不決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現在新編出來的粵劇都太過糟糕,沒有一個典型標準可以參考!

只要有一部出色的新編粵劇樹立起典型,之後人們改編粵劇,可以按照這個方向去改編,也能祛除更多渾水摸魚的。

這麼一想,崔子瑜就想到了前幾天收到訊息的《白蛇傳·情》,想到了顧徹。

顧徹作為一位音樂原創者來說,是非常優秀的,但最為新編粵劇的編劇來說,崔子瑜持疑惑態度。

今天,之所以把顧徹叫過來好好談談,並不是因為他很看好顧徹,而是看好替這個劇組做過指導的丁太奇!

藝術大家有藝術大家的風範,他們不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砸了自己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名聲。

顧徹聽完了崔子瑜的嘮叨,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這是對他編寫的粵劇不太信任吶!

不,應該是說,對粵劇進行新一輪的改革,不太信任。

顧徹稍微一想,也就理解崔子瑜的想法。

這怪不得老崔!

也不想想自從粵劇協會定下了大力支援新編粵劇的方針後,協會出過幾個優秀的新編粵劇?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那些所謂的新編粵劇,顧徹也被孔平拉過去看過,看得他直搖頭。

那水平,他都不好意思說那是粵劇,叫做魔改劇還差不多!

顧徹沒有把話說得太滿,“得獎不一定,現在只是過了半年,沒準半年後還會湧入更加好的粵劇作品。但這部粵劇,我們師兄姐三人都匯聚了很多心血,得了師傅的很多指導,想來不會太失望的。”

崔子瑜低頭琢磨了下,忽然抬頭道:“你們準備什麼時候賣票?”

顧徹:“三天後。”

崔子瑜有些意外,“這麼快?”

顧徹解釋:“本來是定了下個星期的,但有一些事情,於是決定提前了。”

定下個星期的前提是,他要做一系列的宣傳炒作,將《白蛇傳·情》的熱度給炒起來,於是他自己給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但參加了《樂隊的盛夏》這檔綜藝後,將他原定的宣傳方桉全部推翻。

一檔熱門綜藝的帶貨效果,絕對比他之前想出來的策劃要好。

三天後,正是《樂隊的盛夏》這一期播出時間,顧徹打算同步配套做個宣傳,開放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