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村外,今天大門外聚集起了一批人,顯得和以往有些不同。

以往,這座大門都貼上了“禁止入內”的封條,但今天,這張封條消失不見,除了大門依舊緊閉著。

門外, 年輕嬌俏的粉絲們東張西望,手上拿著各種各樣的應援物品。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物品上印著的都不是《我是唱作人3》熱門選手的模樣,仔細一瞧,就會發現那些全是排名比較低的冷門選手。

可能這群都是衝著冷門選手來的粉絲,所以人數也少得可憐,哪怕到了規定的可以見到偶像的日子, 也只是來了二三十人。

好在大家都很年輕, 哪怕誰也不認識誰,依託對選手的認知,也能互相聊得津津有味。

“安仔被淘汰了真可惜,在我預想中,他起碼可以進入前十名的!”

“是啊,安仔在初舞臺的表現,可是拿下了三位導師的認可呢,只是他第二輪舞臺創作得太差了,再加上長相沒有其他選手有優勢,所以就被炮灰了。”

“還有錢迪生,他能力其實也還可以,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排在節目裡的中游,沒想到居然這麼快就被淘汰了。”

有的粉絲為這些被淘汰的選手打抱不平,恨恨道:“相反,那些沒多大才識的人, 居然還留了下來, 比如倪林,兩輪舞臺評價都很不一樣,初舞臺的歌曲還好點,第二輪公演創作的是什麼歌啊,居然也留了下來!”

“嗤,所以這是綜藝節目部是正兒八經的選秀節目,這裡不看選手的實力,只看選手的話題熱度,倪林因為綜藝感很好,所以在節目裡多次出現,被粉絲給送上去的。”

……

在這群七嘴八舌的粉絲旁邊,出現了另一批隊伍,他們穿著很標準的服裝:寬鬆、透氣、時尚、軍綠色……偶爾還有人拿出個黑色的小話筒亂晃。

一經出現,就跟這些粉絲涇渭分明地劃分出了條線。

線的旁邊,是粉絲。

線的另一頭,是攝像機大哥和記者。

粉絲們在討論他們知道的訊息,這群專業人士也在互相討論著。

“怎麼今天有粉絲在,是衝著熱門選手來的嗎?”

有知道內幕的人道:“不是,今天零點投票結果公佈, 有些選手被確定淘汰了。按照節目組的規矩, 今天他們會立刻拍攝選手淘汰特輯,拍完那些選手就會立刻收拾行李離開, 免得影響其他晉級的選手。”

“原來如此,剛好跟我們與綜藝的開放交流日相撞了。”

有一位記者輕嗤:“如果不是這檔節目忽然跨洲傳播,在部落格上爆火,我們今天還不一定會出現在這個地方。”

這些記者也不是沒經歷過什麼大陣仗,一檔跨洲的節目雖然稀奇,但他們不是沒采訪過。

在林林總總的跨洲節目中,《我是唱作人》算是對待他們最不客氣的了,居然把他們這群掌握“真理”的記者放在外面,還跟粉絲混在一起。

南洲每年都有很多綜藝,沒有上百個起碼也有五六十個,大大豐富南洲本地的特色頻道。

每年都有那麼十幾個節目殺上跨洲,跟其他洲的綜藝混合,共同給全夏國人民五六十檔出色,或者有特色的綜藝。

跨洲與沒跨洲,是一條分界線。

沒跨洲時,綜藝拼命衝出跨洲。而等衝出跨洲了,又要拼命做大做強。

在這群記者眼裡,《我是唱作人3》就跟個剛衝出跨洲的新生兒,什麼也不懂,只懂得胡亂揮舞著拳頭。

有一些記者在這些埋怨中顯得尤為淡定,“剛衝出跨洲嘛,不懂規矩很正常,我們這群人,不就是要教會他們規矩的麼,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為什麼記者跟綜藝要定時舉行開放交流日,那是綜藝需要記者爆料提供熱度,而記者需要綜藝給第一手資料去維持爆料營銷號的流量,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當然,如果像是《王牌行動》那樣的特大綜藝,這些記者是沒有機會的,因為《王牌行動》有固定的合作物件。

他們這些記者和剛衝出跨洲的《我是唱作人3》,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能逮一個是一個。

討論間,大門內有幾道身影出現,不一會兒走到他們面前。

“嘀”的一聲,門被開啟了。

被淘汰的五位選手有說有笑地走了出來,記者跟粉絲都觀察到,他們除了攜帶行禮跟樂器之外,每個人手上或者行李箱上都裝了點東西。

來時他們一無所有,返時卻似乎滿載而歸。

那些東西是什麼?

記者跟粉絲都不由好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