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分組(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節目裡,導師說有空找顧徹聊聊終究是沒有實現。
顧徹休息了一天,就等著導師找上門,但沒有一個人聯絡他。
這應了什麼?
應了“紙做的承諾”這句話。
用一下,就撕了。
這也讓顧徹看明白了他在節目裡到底要做什麼,他參加節目,不是為了拓寬人脈跟人打交道的,而是努力在鏡頭面前宣傳自己。
其他人可以欺騙他,但唯獨鏡頭不會欺騙他,至於別的事情,現在的他不用考慮。
等他靠著實力一輪輪晉級,這些說過要找他的人物,自然而然都會上門找他。
選手們在錄製初舞臺之後,直接休息一天,修生養息。
一天過後,節目組將選手們都集合在一起,對著鏡頭開啟新一輪的錄製——
公佈第二輪創作主題!
第二輪創作,需要兩位選手共同合作創作或者改編一首全新的歌曲。
二十位選手剛好可以分為十組,其中有五組為改編經典曲目組,另外五組為原創組。
看著好像原創組難度更高,但其實不然,想要改編得出彩同樣很困難。
改編只是說還有所依憑,適合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創作者,讓他們儘快找到創作狀態。
這時候,選手進入專輯B版好處就出來了。
專輯B版比A版多了很多幕後花絮,花費的心思也會更多,所以進入B版選手在節目裡同樣有所特權,可以優先挑選進入哪一個組。
B版選手挑選好組後,再由A版選手進行反選。
因為選手不多,有可能會出現好幾個A版選手都想要跟一位B版選手合作,這時候主動權又會落在B版選手中,從眾多想要跟他合作的選手挑出一個他滿意的。
但畢竟《我是唱作人》主打溫馨牌,所以在選擇時也不走尋常路。
按照前兩季的做法,在十位B版選手選好想要去的組後,節目組會給了B選手一些時間,讓他們去挑選自己想要的組員。
這就避免了一些B版選手沒有人選的尷尬,到時候節目剪輯起來也好看。
講解好規則後,B版選手還沒選組,就有一些活潑好動的立刻著手挑選組員,好不熱鬧。
也有些比較高冷的選手站在原地,不知在想些什麼,這些人的表現全部被攝像頭拍了下來。
顧徹自然而然地走到陳星身旁,問:“想好去原創組還是改編組?”
陳星無比糾結地搖頭:“不知道,可不可以等公開了要改編什麼曲目再來選?”
顧徹:“節目組不會把這個漏洞給你們鑽的,恐怕要我們在這之前就選好。”
陳星反問:“那你呢,你是什麼想法?”
顧徹想也不想地說:“原創,我只會去原創。”
陳星好奇地問:“你沒想過改編嗎?”
顧徹笑了笑:“我一直都不會改編,你信不信?”
他在夢裡夢見了地球那麼多的經典歌曲,隨便拿一首出來都受用無窮,傻子才會選擇改編。
改編本來就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只有經典的歌曲才值得改編,改編的好人們或許會記住改編的版本,但無論改編的好不好,都只會加深聽眾對原曲的印象。
很少有改編的版本能PK得過原版的。
這就有點像是為原版做嫁衣,成與不成,都會成為原版的功績。
陳星猶豫了下:“我也不太會改編,但我怕節目組給的命題創作太難了,我創作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