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訓落床。

聽朝阿爸要捕魚蝦囉,阿嬤織網要織到天光哦~”

顧徹的聲音清亮,就像少年般乾淨,將人引入了過去的農忙時光。

彷彿穿越到了小巷弄堂,又來到了鄉間田野,稻穀與牛羊相伴。

那段時光是艱難的,也是快樂的,見證了人們努力奮鬥的過程。

無論時代再怎麼發展變化,也磨滅不了曾經那段辛苦艱難的奮鬥歷史。

“蝦仔你快高長大囉,划艇撒網就更在行哦~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晚摘檳榔。

五穀豐收堆滿倉囉,老老嫩嫩喜洋洋呵~

蝦仔你快D眯埋眼囉,一覺訓到大天光……”

除了早就有所準備的導師,其他選手聽到了這首歌曲,都出現了無比震驚的神色。

“童謠?兒歌?他的初舞臺居然是一首童謠!”

“瘋了嗎,他……”

“這首童謠聽上去旋律很不錯,很膾炙人口的樣子。”

“初舞臺可以選擇童謠嗎,我還以為限定了流行音樂。”

一片震驚過後,他們又開始專注於顧徹這首童謠的創作。

語言簡單,旋律也很簡單。

但就是這絲簡單,譜寫起來極為不易。

他們都是創作者,知道想要將自己的想法簡單化有多困難。

只是,童謠作為初舞臺展示,真的行嗎?

“我覺得有點懸啊,這怎麼對比?”一位選手小聲討論著。

另外一位選手則不這麼看,“我覺得可以對比啊,本來每一個人喜歡的音樂都不一樣,為什麼不行?”

“但流行音樂跟童謠,未免也相差太大了吧。”

陳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深吸了口氣,跟周圍的人說道:“我覺得這是一首非常棒的童謠,如果能夠廣為傳唱的話,影響的是好幾代人。”

他一字一句鄭重道:“這首童謠,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這麼簡單!”

舞臺上,顧徹的表演也正式結束。

有些選手並不是南洲本土人,不一定聽得懂粵語,所以在顧徹唱歌的時候,大螢幕還專門放了《月光光照地堂》相關的畫面示意圖,幫助人們去理解這首歌曲。

不僅僅是顧徹才有如此待遇,每一位參賽選手的初舞臺表演,節目組都專門給他們設計了舞臺。

雖然都是些比較簡單的設計,但這一幕還是很讓選手感動的。

薛紹千拿起話筒,對著顧徹非常有深意地笑:“顧徹,你知道嗎,你非常讓我為難啊!”

顧徹淡定地笑:“我知道這首歌曲跟其他參賽歌曲很不一樣,導師會糾結是正常的。”

薛紹千指著他:“你也知道我們會糾結,乾脆當初就別傳這一首嘛。”

許亮亮也笑著道:“當初我聽到這首歌,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聽了好幾遍才確定這是選手的初舞臺歌曲。”

黃業明也笑呵呵地道:“可以說,我當過那麼多綜藝節目的導師,有教人唱歌、跳舞、作曲,見識過許多歌曲,但唯獨沒見識過你這首,太出乎意料了!”

童謠,難嗎?

說難不難,說不難也難。

別以為童謠創作很簡單,相反,其實童謠創作是很困難的。

就跟每一位創作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一樣,童謠也是需要講究愛好跟天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