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個人自制綜藝(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是唱作人》在林笙的形容下,的確像是為顧徹量身打造的。
當然,前提是顧徹能拿出許多首像《待你歸來》這樣粵劇與粵語混合的歌曲,那參加這檔完全由“唱與作”評分的節目,就是個宣傳粵劇的王炸舞臺。
林笙保證,要是顧徹的歌曲都能像是《待你歸來》那樣,第一不敢當,但進入決賽完全沒問題。
更重要的是,《我是唱作人》已經舉辦到了第三季,經過前兩季積累起來的人氣,在第三季裡,節目很可能達到跨洲綜藝的標準,進行跨洲傳播!
顧徹將這一條記了下來,表示要考慮一下再給答覆,跟林笙互換了號碼。
換的過程有一點點尷尬,他昨天以為別人是詐騙電話,所以把號碼給拉黑了。好一通操作才將號碼重新放入白名單,備註為林笙學姐。
告別時,林笙特意道:“顧徹學弟,我特意找到學校,讓老師跟您聯絡,是抱著無比誠懇的態度來的,如果這次合作不成功,也希望我們下次能夠進行合作。”
顧徹自無不可,禮貌應下:“謝謝學姐的看重。”
他返回粵劇團後,立刻上網查詢《我是唱作人》的資料。
林笙的一面之詞,他不會信,他要自己去了解。
另一方面,他也很疑惑,跨洲是這麼好跨洲的嗎,怎麼隨隨便便遇到個節目就說可以跨洲。
但搜尋過後,顧徹也才明白,一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我是唱作人》這檔節目,從第一季推出時,就在南洲“個人自制綜藝”板塊裡爆紅。
夏國娛樂業發達,所以催生了許多“個人公司”來混這一圈。
光是拍攝綜藝,就有地方級電視臺、各大影片網站平臺以及“個人製作”這三方。
其中,夏國對“個人自制綜藝”進行了額外的補貼,使優秀的個人自制綜藝能很快出圈,從一堆節目中脫穎而出。
於是乎,在這補貼下,跨洲的難度降低的不是一星半點。
前幾年,個人自制是非常灰暗的,難以出頭。
後來還是有一個人賣了自己所有房產,耗盡所有資金拍攝了一檔關於“那些被埋沒在歷史長河裡的手藝人”紀錄片,一經上傳就火的不可收拾,引起了上層的注意。
個人自制綜藝節目往往因為資金不足、場地不好等各種因素,無法被評選為精良作品,也就沒辦法跟各大電視臺和各大網站推出的綜藝進行競爭。
但偏偏個人自制綜藝會帶來更多天馬行空的作品,不受經驗限制,不拘一格……所以上層決定對“個人自制”這一塊進行補貼。
現在,不僅僅是個人自制綜藝,還有自制電影、自制電視劇、自制微影片……只要符合規則,都能獲得國家補貼,同時把破圈的標準降低,讓跨洲傳播也變得更為容易。
《我是唱作人》第一季口碑就很好,第二季更是承接了第一季的口碑,本就達到了即將出圈的範疇。
現在來到第三季,已經算是基本滿足破圈的所有要求。
只要節目組不作妖亂改規則,破圈然後跨洲傳播,那是妥妥的!
搜尋完所有資料後,顧徹有些異動。
當一名唱作者,也不是不行啊!
但很快,他又想到了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那就是,他的歌不多了。
這個歌不是指地球上的音樂,夢裡的音樂有很多,隨便拿出一首經典作品,在夏國同樣能火,但限定範圍內的“粵劇與流行音樂”互相結合的歌,是真不多。
但轉而,顧徹很快又開導了自己。
歌,貴精不貴多。
有著節目的加持,只要拿出一兩首類似《待你歸來》這樣的作品,將熱度炒作起來,趁機推出粵劇版的《白蛇傳·情》,照樣能起到傳播弘揚粵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