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顛覆以往,全新的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顧徹一行人來到萬豐樓。
王猛導演在萬豐樓裡訂了一間小包間,別看包間小,但沒有一定消費金額還拿不到訂包間的許可權。
羅明理看著包間裡的佈置,嘖了聲:“上一次來萬豐樓吃飯,還是幾年前參加一場海外粵劇交流的時候。師傅帶著我們去表演,在海外大受歡迎。回來南洲後,他老人家很開心,就請我們來萬豐樓吃飯。”
其他人也記起了這事,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
顧徹道:“當時師傅本來只想帶著我們安安靜靜地吃一頓,但是吃到一半卻被酒樓裡的一位負責人認了出來,立刻給師傅安排了一間大包廂,把師傅給迎了進去,普普通通的一頓飯變得比吃席還要熱鬧。”
那時候,大包間一開,來往路過的許多商人都在打聽訊息,問包間裡的是誰,一來二去師傅的名字就傳開了。
對於師傅這種老一輩的藝術家,許多人都是很尊敬的,他們或多或少都聽過師傅唱的戲,一個個都端著酒慕名前來拜訪。
而師傅面對他們的端酒,只是淺淺地喝了一口茶,就算是跟他們打過招呼了。
師傅坐在主位,被許多老闆圍著說好話,他們幾人就窩在飯桌的小角落裡海口海口地吃,時不時抬起頭,眼裡流露出一抹羨慕的目光。
那時他才20歲,上大學沒幾年,剛成為學校學生會里的一名普通幹部。
本來他還有點驕傲自得,但看了師傅的排場後,他才知道,學校裡的那些都太弱了。
要做到像師傅那樣,還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孔平師兄也想到了什麼,調侃著道:“那件事啊……萬豐樓的那位負責人算是好心辦壞事了,師傅並不想如此高調,沒想負責人不打一聲招呼,二話不說就給他開了一間大包廂,害的師傅那天都沒吃幾口飯菜,光是喝水就喝了個半飽。回去之後,深夜時分,他還叫我去給他打包一份炒粉回來。”
何煥英笑眯眯地說:“我也記起來了,第二天,師傅就特意跟我提了幾句,以後不要再接萬豐樓的演出邀請,算是把他老人家氣得夠嗆。”
羅明理話又說了回來:“跟印象中的大包廂相比,這小包廂沒那麼富麗堂皇些,比較樸素點。”
顧徹隨口道:“也不看看來萬豐樓吃飯的都是些什麼人,我們之所以能這麼容易就進來,還是因為前幾年招待師傅的負責人在門口看見了我們,沒經過稽核就放我們進去了,想來萬豐樓吃一頓飯可不容易。我猜要不是王猛導演要找我們談事情,恐怕都不會訂包廂。”
一語中的。
王猛過來南洲電視臺幾天,就在萬豐樓裡訂餐了幾天。
除了顧徹這些人是個意外,他基本每天都要跟電視臺的人吃一頓飯,聯絡聯絡感情。
其中的門道太多,不是生意場上的老油條,光是應酬都會忙得暈頭轉向。
現在還臨近年關,更忙。
能在萬豐樓裡定下一間小包廂,雖然裝修簡樸,但也能被說成有錢人的低調,誠意起碼帶到了。
等了沒多久,王猛導演也到了,他匆忙來到包廂,手臂上掛著一件西裝。
見顧徹等人先行來到,還有點意外:“你們這麼早?”
顧徹率先發言:“以前跟師傅來過這裡,負責人都認識我們,很快就讓我們進來了。”
雖然師傅那邊的關係很難靠到,但必要時藉藉師傅的虎威,又不是不可以。
人不要這麼死板嘛~
“師傅?”
王猛怔了好一會兒,想起顧徹這群人都在哪個粵劇團,腦海靈光閃現:“哦,原來你們都是丁大師的高徒啊!”
王猛臉上的笑容更真誠了些,“失敬失敬,待我跟丁大師問一聲好。”
老一輩的粵劇大家,都是藝術家,在藝術界裡稱得上是德藝雙馨,美名遠揚。
粵劇也是藝術表演形式的一種,一位丁大師,代表的不僅僅是南洲粵劇界的能量,更是老一輩所有藝術家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