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粵劇路在何方(第1/3頁)
章節報錯
顧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擺平如狼似虎的阿姨們,承諾一定會將歌曲製作出來給她們當跳廣場舞的音樂,才得以脫身。
《最炫民族風》是夢裡地球廣場舞神曲之一,地球上許多著名樂評人對這首歌評價褒貶不一。
說好聽點,那是接地氣。說難聽點,就是俗不可耐!
但顧徹對這首歌不這麼想,他非常認可其中一位網友的點評:大俗,即大雅!
群眾喜歡的,必然有喜歡的道理。
雖然這首歌是真的很俗,但它貼近人們的生活啊,寫的是普通老百姓們都聽得懂的歌曲,都能跟著哼的旋律。
你讓她們聽文縐縐的古詩詞,她們不一定聽得懂。
但你要是唱這首歌給她們聽,那她們絕對聽得懂。
民族的,是世界的!
哼一曲《最炫民族風》,誰還說她們聽不懂中國風?
不管這首歌在那些專業樂評人裡有多麼貶低,依然影響不了這首歌的火爆魅力,還曾經登上某國際籃球賽事,中場休息時的音樂旋律!
出海,我是墜吊的~
一首清唱版的《最炫民族風》能獲得廣場舞阿姨的認可,讓顧徹說服師傅的心堅定不少。
這首歌的旋律是一大看點,歡快動人的鼓點節奏加分不少,少了旋律,歌曲簡直是少了一半的魅力,沒想到拿出來依然能夠男女老少通殺。
每天清晨嗌聲完後,顧徹都會選擇走路前往粵劇院,大約走上二十分鐘的樣子,看著大街小巷中逐漸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
但這次耽誤了不少時間,於是顧徹掃了一個共享單車,騎起!
微涼的風撲在臉上,讓他砰砰跳動的心也平復了不少。
有著夢裡地球的記憶,他想到了很多事情。
編粵劇新戲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粵劇創新的同時,他還可以帶動跟粵劇有關的粵語音樂、影視動漫等一同創新。
南洲嶺南人的粵劇能一直艱難地儲存著,其一大特點是嶺南地區保留著特色的嶺南粵語文化。
只要粵語不消失,那牢牢跟粵語捆綁著的粵劇也不會消失。
但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個粵語輝煌的年代了。
以前有粵語出圈的歌曲,讓許多不會說粵語的人專門為了唱一首好聽動人的粵語歌而苦練發音,但現在呢?
別說其他洲的人知不知道粵語,就連南洲嶺南地區新一代的孩子們,都不願意說粵語。
顧徹不止一次聽到過老粵劇迷們抱怨著家裡的小孩只肯講國話,不肯講粵語,他們不得不在家裡跟孩子講粵語,讓他們多聽,多懂,甚至要求在家裡一定要講粵語。
這種做法有些苛刻,但背後代表的是家長們擔憂粵語文化的消失、一代不如一代殷殷苦心。
那些粵劇迷們苦笑自嘲:“這才是真正的‘雙語’教育啊!”
在地球上有非常多經典的粵語影視文化、音樂等,顧徹覺得,哪怕是為了傳承粵劇,他都應該做出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