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編粵劇《穆桂英掛帥》(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天顧徹看了三十個節目,從早上看到了下午,大家的精神都有點疲憊。
因為他們不僅在看,還在琢磨跟研究,看明天要怎麼一個表現會更好。
吃完晚飯,顧徹等人在團裡開了個小會。
顧徹思索道:“從今天的作品來看,非遺想跟詼諧的綜藝結合,還是有一段距離要走的,不是所有非遺都適合走綜藝的路子。”
孔平贊同道:“像是畫作、工藝類非遺傳承,想要展現出來耗時較長,十分鐘完全不夠展現出全部,有一些準備的還是太倉促了,精彩部分沒能展現到,時間就到了。”
十分鐘啊。
關鍵的十分鐘!
何煥英:“文化本來就博大精深,每一樣文化的形成都經過了時光的孕育,非遺更是各種文化中的瑰寶,想要十分鐘就表達出來,這太過困難,只能挑精彩的部分。”
孔平心裡一定,“這樣來看,小徹的想法在綜藝裡還是很有優勢的。”
羅明理卻不樂觀,“你們覺得,導演有沒有中途改變想法的可能?”
顧徹愣了愣,“怎麼說?”
羅明理:“今天我特意跑了許多趟洗手間,就為了在過道上觀察一下導演的表情,導演的表情可不算好,基本都在皺眉沉思中。我有種預感,他在那麼多個節目當中,就沒有挑到一個喜歡的。”
30個節目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同為非遺文化,哪怕展現出來的方式不夠完美,內容也不盡相同,但每一個文化都有讓人著迷的地方。
有一些非遺或許在節目中表現的不夠好,但不代表在綜藝裡沒有挖掘的地方。
只要導演選中了一個非遺,到時候怎麼配合綜藝做出改變,還不是導演一句話的事?
所以在羅明理的想法中,其實非遺節目的表現形式,在導演心中不一定會有多重要。
孔平搖頭:“應該不會,那麼大的綜藝,那麼大的專案,如果確定了但中途更改,導演會得罪許多人,這樣的風險他不一定承擔的起。”
他話語一轉,“不過如果導演一直沒找到想要的內容,綜藝裡想要展現非遺文化的想法雖然不會變,但很有可能會換另一種方式來展現。”
也就是說,非遺主旨是確定的,但到時候會不會用他們這些人表演的作品,是否還會給個單獨展示的時間,卻是不確定的。
顧徹灑脫一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多想無意,是騾子是馬明天拿出去溜溜就知道了。不過被你們這麼一提醒,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多做一個努力。”
羅明理好奇地問:“你想怎麼做?”
俗話說的好,機會是爭取出來的。
為了能讓非遺文化傳播的更廣,不讓非遺斷絕,每一位非遺傳人都很努力,他們又怎麼能不去奮勇爭先呢?
於是,一份與眾不同的企劃案,在顧徹花了三個小時的敲敲打打中誕生了。
翌日,顧徹一行人再次來到廣播電視臺。
巧合的是,嶺南粵劇團也被安排在這一天表演。
不算巧的是,所有報名粵劇去參加評選的非遺機構,都被安排在了同一天臨近的場次。
第一天出現的非遺文化沒有重複,大家也不知道怎麼排的號碼,但來到了第二天,大家就明白了。
報名相同的文化表演,都被排在了同一批,頗有種優中取優的意思。
顧徹事先拿到的號碼說好不好,說差也不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