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目標後,顧徹等人都在衝著目標全力前進。

在顧徹的想法裡,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舞臺,還得是跟唯美特效結合的舞臺。

只有特效技術足夠逼真,才可以還原白娘子從雷峰塔裡脫困、在斷橋上跟許仙相遇,以及現代的許仙坐在銅鏡前看到自己古代前世的模樣……

在地球,製造這一出舞臺的主辦方採取了不同舞臺代表不同時空的方法來表達,在前面時白娘子跟許仙是沒有在一起的,所以雙舞臺的設定無形降低了難度。

但在夏國,科學技術要比地球更為發達,完全可以將雙舞臺都設定在同一舞臺上完成。

顧徹提出這一想法時,大家都有些恍然,沒想到原來科技還能這麼玩!

如果這些特效是運用在流行音樂上,他們不足為奇,但運用在粵劇上,他們就很激動了。

粵劇是個很古老的東西,最近幾年才逐漸嘗試在舞臺上融合科技特效,但步伐並沒有顧徹所想的那麼大膽。

孔平不由感嘆道:“我覺得流行音樂之所以一直長盛不衰,除了通俗易懂更為接近人們的生活之外,還有就是它一直是跟緊潮流時代的。流行流行,何為流行?跟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就是流行!”

“很多人認為粵劇太過古老了,跟不上時代,其實不是粵劇古老,而是粵劇已經有很久沒有跟隨著時代去改變了。如果我們能用做流行的想法去做粵劇,或許現在的粵劇就不是這個樣子。”

孔平這般說著,看向顧徹的目光越發滿意。

粵劇需要新鮮的血液來補充,所以他一直都在大力發展專門學習粵劇的粵劇學院,就是想要讓年輕人的思維跟粵劇融合交匯,帶來一些新的不一樣的東西。

他有種預感,顧徹這次安排的舞臺,會給粵劇圈帶來巨大的震動和改變!

顧徹沒接受孔平的恭維,淡定道:“在其位,謀其事罷了。”

他話語一轉,嚴肅地說:“現在,首先我們要找一處可以滿足我們要求的舞臺,以粵劇團現有的條件,還不夠。”

這不是說笑,自家人知自家事。

師傅一直都不看好粵劇創新,覺得他們新一輩的在亂搞,把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給丟失了。

所以師傅建立的粵劇團,一切都是原汁原味的,沒有用什麼高科技的東西來搭配舞臺。

想要實現他們的想法,他們必須得另外找舞臺。

在這方面,不僅是顧徹在找,孔平等人也在找,但都沒找到符合他們條件的。

好在舞臺特效那些,只要有專業人員,很快就能製作出來,所以他們可以先在粵劇團裡進行彩排。

事實上,哪怕是在嶺南粵劇團,也不是每一次彩排都要特效全開。

往往是團裡用普通的道具彩排的熟練了,然後再配合特效彩排一兩次,就可以上臺了。

藉著團裡有的道具,他們很快就粗糙還原了顧徹所想的場景,進行緊密的排練。

唱到哪裡要換動作,哪裡需要停下,哪裡又需要抬眸……顧徹不僅要抓自己的動作,還要抓師姐的動作。

不過師姐適應的很快,為了流行音樂而改變的粵劇唱腔也越來越熟練。短短几天,大家就彩排的有模有樣。

剛好這時,他們預約的錄音棚時間也到了。

南洲這兒的錄音棚有很多,分為專業的和非專業的,其中以“星耀”娛樂公司製作的錄音棚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