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個詞來形容丁小乙在書山的日子,那一定是水深火熱。

他也暗自後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將那書山的老先生恨得咬牙切齒,

書山糟老頭壞得很,居然打劫到他的頭了。

他不會善罷甘休的,他一定會找回場子。

那神鼎還有那帶著神鼎資訊的玉簡,他一定要拿回來。

這一夜,

丁小乙在那寫滿了正氣歌的崖壁下枯坐了一夜。

他時而起身看著那斗大般的字跡,他硬是沒有讀出個所以然來。

用師父的話來說,

字大如鬥,丁小乙頭大如鬥。

相顧無言,誰也不認識誰。

當然了,

丁小乙也並不是什麼字都不認識,只是他天生不喜歡咬文嚼字而已。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山河,上則為星辰,……」,

丁小乙藉著‎‏​‏‏​‏​‎‏​‏‎‏‏‏那微弱的夜色讀著那石壁上的正氣歌。

他不明白這正氣歌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而他也領悟不出任何的浩然正氣來。

丁小乙將那崖壁上的浩然正氣歌都讀了一遍。

有的字他不認識,他便略過了。

大體的意思他還是知道的,只是他並沒有感覺出任何的浩然正氣。

難道自己的天賦就這麼差嗎?

丁小乙很不明白,他心裡也很不服氣。

偏什麼普通的讀書人能從那書箱之中感悟到浩然正氣,而他堂堂劍道天才卻感悟不出。

他反手將負於背後的人間劍握住,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劍。

「大道三千,最後都是殊途同歸,三千大道都存在必然的聯絡。」

他記得師父曾對他說過這麼一句話,

那時的他還懵懵懂懂,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當他看到那崖壁上的正氣歌時,他就想到了一種辦法。

以劍道來悟出浩然正氣。

他揚起了手中的長劍,

只見一道道劍光如閃,層層疊疊的劍影與那崖壁上的文字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