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之爭玉璧傷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齊西秦竟合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仁業雖然是大將,但是卻缺少政治眼光。
在其看來,完全可以和東秦硬碰硬,大不了從淮北調集人馬整軍再戰就是。
這和韋然的想法是大相徑庭,在韋然看來,吞下城池土地其實並非難事,但是吞下城池土地之後如何消化這些城池土地是個大問題。
淮南和淮北之地本身就屬於南朝,後被北朝所奪,當地百姓或多或少也都帶有一些南方感情在裡面,故而消化起來沒有那麼麻煩。
但是如今所得的河南之地,韋然就不得不派眾多士卒駐守,就是因為這些城池許久未被南朝統治,被北秦統治數十年,都已經是徹徹底底的秦人了。
經過多年的歷練,韋然早已被不是那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如今的他更像是一個軍事家和政治家。就從他最近兩年帶兵大戰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他已經很少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下。
其實張貴之死對於韋然來說是一個打擊,但是並不會讓他陷入瘋狂之中,戰爭總歸是要死人的,更何況張貴這種不善謀略的武夫,難免會有馬失前蹄之時。
劉仁業此時一語點醒了韋然;“秦王和以前大有不同,以前秦王做事不考慮這麼多,故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是如今算計頗多,反而畏手畏腳。”
韋然此時如醍醐灌頂一番,就是自己現在做事不如以往肆意,從而能被人抓住自己的意圖,針對性的下藥。
韋然突然興奮了起來,忍不住站了起來,左手為拳,右手為掌,不停的摩擦,嘴裡還說道:“正是如此,仁業此話讓本王如夢初醒。”
洛陽城的守軍既然不出來,那麼齊軍沿水路去往潼關方向即可,既然戰略目的是要削弱東秦的實力,那麼幹脆聯合宇文至幫助他攻下潼關。
隨後韋然令劉仁業守衛陽城,同時密切監視洛陽方向的動靜,若是洛陽守軍出城救援,就立刻揮軍攻打洛陽。
韋然這是以段未央為先鋒,率領三萬大軍走水路,準備在潼關附近登陸。
西秦大將宇文至此時整合了在潼關外的西秦士兵,幾日下來收攏了兩萬餘人,如今無法回到關內,宇文至思索再三,決定繞道潼關以南,從秦嶺撤軍回長安再做定奪。
但是此時韋然的信使找到了宇文至的大營,宇文至退兵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糧草不濟,補給線被全部切掉,留在關外無異於等死。
宇文至看到韋然的信使,當下也是詫異不已。
韋然親衛此時對宇文至說道:“我家王爺本打算圍攻洛陽吸引沮渠誠然回援,但是洛陽守軍頗多,就連青州兵都被留在了洛陽,故而我家王爺猜測潼關之內的敵人並不會特別多,我家王爺已經率軍沿水路而來,兩軍沿河道紮營,補給從水路運來即可。”
宇文至此時難以置信,反覆確認道:“韋然想要兩國合兵進攻沮渠誠然?”
也難怪宇文至難以置信,西秦和南齊居然能為了共同的利益直接合兵,但是這也讓宇文至更加感到憂慮:“這沮渠誠然如此麻煩?竟然引得秦王如此重視?”
對於此事,親衛則是推脫不知,只是對宇文至說道:“王爺不日就到,宇文將軍暫時先支撐一兩日。”
送走了韋然的親衛之後,宇文至此時在營中卻開心不起來。
自己的糧草已經見底了,剩餘的糧食本來打算在退軍路上使用,如果在此地等待韋然,倘若韋然出爾反爾,只怕部眾回不到長安,就要餓死諸多。
尤其是雖然是從潼關以南撤退,但是其實已經陷入了南齊之地,因為懸瓠城周邊諸多郡縣都落入了南齊手中,韋然若是從後偷襲,自己則危險了。
宇文至越想越心驚,當下便打算下令拔營撤退算了,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如果不奮力一搏,西秦早晚也是被東朝所滅,故而宇文至決定賭上一把,他非但沒有撤退,明日還要主動進攻一番潼關試探一下。
話說宇文至從蒲州退兵之後,獨孤傲退回蒲州,斛律明月,傅遠,莫多婁無敵三人率軍圍攻獨孤傲。
此時西秦大軍士氣大墜,難以抵擋,獨孤傲沒有辦法,派人渡河向司馬臨海求援,司馬臨海也算機敏,在驅趕走了黃河西岸的東秦軍之後,就令人在蒲州對面紮了營,大軍分守大營和天渡,以此來防備東秦再次渡河。
剛好碰到獨孤傲的親衛有水性較好之人遊過黃河求援,司馬臨海得知情況後,當下便收攏了黃河沿岸的民船,約定好時日讓獨孤傲渡河。
獨孤傲趁著夜色,在犧牲了大半部曲之後,終於回到了關內,但是蒲州萬餘士兵如今只剩下一千多人,宇文至下落不明。
獨孤傲還不知道潼關的事情,當下便要回到潼關整軍接應,但是司馬臨海此時說道:“不用了,潼關已經被東秦拿下。”
原來司馬臨海拿下天渡之後,便率軍打算進駐潼關,但是潼關當時偃旗息鼓,司馬臨海察覺有異樣,故而不敢輕入。
此時也有潼關潰軍逃了出來,告知了司馬臨海實情,司馬臨海此時才知道,沮渠誠然率領數千人就拿下了潼關。
但是此時潼關有多少人司馬臨海就不知道了,後面訊息斷絕,沮渠誠然有沒有援軍進入城內根本無人知曉。
獨孤傲落寞的坐在黃河邊上,看著東岸,悠悠的嘆了口氣。
但是就在此時,突然他發現又有人渡河而來,獨孤傲立刻警惕了起來,隱藏在暗處,待來人游上了岸,獨孤傲閃身出來,來人赤裸上身,一時分不清是哪方的人。
赤裸男子名為王囍,乃是宇文至的親衛,奉宇文至之命,從薄弱處渡河,想要和西岸取得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