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西秦大敗突厥於榆林的時候,南齊也在淮北戰場取得大捷。

劉仁業率軍從壽春奇襲彭城,彭城此時守軍不足兩萬,還都非勁旅。

南齊不僅從壽春發兵,甚至還從鍾離方向在邵陽洲搭設浮橋,確保糧草能從南豫州方向轉運。

劉仁業大軍五萬,只一日就攻克了下邳,進而合圍彭城。

彭城守將孫知遠乃是一個看似文弱的書生,大軍主力被抽調洛陽之時,孫知遠極力反對傅遠的行為,並且言之鑿鑿的說道:“如今強敵環伺,若主力盡出,南齊大軍定然趁虛而入,屆時我軍何以抵擋?”

但是傅遠的想法顯然和孫知遠不同,大多數人想不通,傅遠割據兩淮之地,明明可以在三方左右逢源,非要插手洛陽的爛攤子事,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一切還要從傅遠兵敗胡墅之後說起,時任胡墅將軍的傅遠乃是給其兄傅永打下手的一個小將領,因為射殺羊坎的功勞,故而在傅永死後成為了淮南守將,鎮守壽春和合肥。

傅氏一族和閔觀交往甚密,閔觀在傅永死後讓傅遠承襲了傅永的爵位,試圖安穩傅遠之心,在這個時候宇文至也發覺到了淮南地區傅遠的重要性,開始有意和傅遠交好。

宇文至年輕,有魄力很快就和傅遠打成一片,傅遠之母常年一個人在長安,也都是宇文述時常去看望和照拂,傅遠感恩其德,故而在北秦分裂之後,選擇站隊元善。

有一日晚上,宇文至還在合肥之時,雙方曾探討過當今朝局。

當時宇文至就感慨的說道:“如今朝堂之上,閔相和彭城王明爭暗鬥,雙方有意無意的將勢力往一處發展,關外之地,皆是閔觀親信,關內之地,皆是彭城王親信, 如此一來,我甚為憂慮啊。”

傅遠聽到這話,順口就接了過來:“關外之地雖然富饒,但是無險可守,一旦兵發洛陽,攻陷虎牢,西側可從晉陽和洛陽兩處進兵,河北之地適合坐鎮中樞的城市,唯有鄴城和晉陽,我若是閔觀,定然選擇鄴城,晉陽實在是離關內太近了。”

宇文至深以為然,隨後就試探的說道:“可是閔觀必然會在洛陽重兵防備,弘農糧草又足,短時間內難以得手啊。”

傅遠此時就拍著胸脯說道:“這又何難?我派軍從淮南進軍,洛陽定然反應不急,屆時一戰可破洛陽。”

宇文至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便沒有再言語。

故而北秦分裂之後,傅遠得到訊息第一時間就派兵北上,攻克了洛陽,隨後進軍虎牢,但是沒想到,宇文至並未將此事告知元善,並且自己又身在南朝襄陽之地,無力顧及河南戰事,導致無法兵貴神速,雙方在河陽等地僵持,將傅遠拖入了拉鋸戰的深淵之中。

傅遠後來也是騎虎難下,想要放棄河南之地,但是南齊已經攻克了壽春,合圍了合肥,他就算班師回淮北,只怕也是要遭到南齊和閔觀的兩面毒打,若是直接撤軍回關內,手中計程車兵都是兩淮人士,少不得要譁變。

故而局勢危難之下,傅遠也只好在洛陽死磕,一磕就磕了半年之久。

孫知遠看著城下列隊整齊的南齊軍隊,一時之間也有點茫然,大軍被傅遠調出,自己勸阻無果,彭城不論在怎麼守,恐怕結果都是一樣的。

但是讓他就這樣投降,他也是一萬個不願的,故而在劉仁業圍困彭城之後,孫知遠一面加緊城防,一面派人在城內招募壯勇為兵。

孫知遠在內城聚攏百姓,高聲喊道:“彭城乃我大秦在兩淮最重要的根,如今南人在外,一旦被他們攻破城池,我等還有活路嗎?為今之計,只有眾位鄉親父老,和我一同竭力守城,方能守住這千年古城。”

在孫知遠的一番鼓動之下,彭城百姓自發的拿起武器,沒有武器的就拿起農具,並且用馬糞等物作為守城工具,開始抵抗南齊大軍的進攻。

在城內百姓的精誠合作之下,一時之間這彭城還難以攻克,劉仁業連續攻打數日,盡皆無功而返,反而損失了數千精銳,劉仁業對此鬱悶不已。

反而還是雷朵兒看出了其中端倪,對劉仁業說道:“我看彭城守城之中,不乏有百姓,想來定是彭城當中並無多少士兵,故而彭城守將只能鼓動百姓守城,鼓動百姓守城無非就是謠言我軍兇殘,秦王之父昔日鎮守兩淮,聽說在兩淮頗有賢明,不如以秦王之父的名義,看看能否讓城中百姓放下戒心。”

劉仁業聽後,略一思索,覺得可行,於是令人寫滿告示,射入城中。

此時孫知遠正在安排人修繕城防,突然親衛急匆匆的跑了過來,手中還拿著一紙告示,孫知元見狀,惱怒道:“何事如此驚慌?”

親衛趕忙將告示遞上,說道:“齊軍將這些告示盡數射入城中,如今人心有所不穩。”

孫知遠狐疑的拿起告示,只見告示上寫到。

北地動盪不堪,傅遠拋棄爾等前往洛陽欲帶所部兵馬投誠長安,以謀求榮華富貴。

我軍受命於天,前來收復兩淮之地,乃是秦王之主意。

秦王之父昔日北地定南候韋智,在兩淮素有賢明,深得人心,故而秦王也將兩淮百姓當做自己的家人,命我前來攻城之時不肯襲擾百姓,同時也要多帶糧草,以免兩淮百姓受災。

如今彭城百姓助紂為虐,困守彭城,我等既要收了彭城,又恐傷了城內百姓,百姓在家中安居樂業即可,為何還要登上城樓阻擋天軍?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觀城上之守軍竟然還有稚嫩兒童,彭城守將是人還是鬼?如此稚嫩兒童竟然也忍心派上城牆?

城中百姓禁閉房門,不出即可,待我君攻克彭城,定然對百姓秋毫無犯,絕無可能傷害城中百姓,不然若是秦王怪罪,我何以面對?

面對劉仁業洋洋灑灑的文章,孫知遠一時之間竟然有些手足無措,隨後他一把拉過親衛說道:“城內百姓如今狀態如何?”

“將軍,不僅城內百姓,就連不少士兵看到此告示也都失去了戰心。定南候韋智經營兩淮數年,兩淮百姓都感恩其德,甚至還在多處為他設了祠堂,韋然如今仰仗其父的餘威,百姓盡皆畏服,如今如何是好?”

聽到親衛的話,孫知遠趕忙登上城樓,看到不少士卒和百姓掩面哭泣,更有老者抱著自己的孫子在牆角里哭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