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分東西南齊爭 第一百六十八章 閔世元痛失愛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韋然此時心中正是糾結萬分,一面是向西北方向進軍懸瓠,為張達報仇,一面是向彭城進軍,為南齊奪得更大的戰略優勢。
劉仁業看到韋然看過書信後就一直面露糾結,於是便伸手將韋然放在案上的密信拿了起來,看完之後,劉仁業面露狂喜之色:“秦王,此乃絕佳機會,壽春至彭城數日即可到達,倘若傅遠已經將主力調出,則一戰可定彭城。”
韋然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如今在朝堂磨礪許久的他,確實有另外的擔憂。
韋然的擔憂便是以如今南齊的國力,有沒有足夠的實力消化兩淮地區的數十座城池和上百萬人口。
雖然他一心想要兩淮之地,但是如今輕易的就將兩淮地區收入囊中,而兩淮地區的壯丁幾乎已經被傅遠全部拉入了軍中,那麼就算南齊拿下了兩淮之地,只怕想要重新發展起來也需要眾多時日。
劉仁業聽完韋然的話後,也是默然不語,臉上呈現出了諸多表情,最後嘆了口氣道:“大好機會就在眼前,倘若置若罔聞,也著實可惜了些。”
韋然此時已經坐回了主位之上,隨後用手支撐著自己的頭顱,開始閉目沉思了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韋然突然用力一拍桌子,巨大的聲響把劉仁業嚇了一個激靈,隨後用疑惑的眼神看向韋然。
韋然說道:“機不可失,你和張貴率五萬兵馬從淮陰渡河直取彭城,此番就算不佔據淮北全境,也要將彭城和淮陰聯絡在一起,我自會帶人進攻懸瓠。”
劉仁業領命正要出去,韋然突然從背後叫住了他:“若是彭城守軍充足,短時間內難以攻克,也不要強攻,退回淮陰,日後再圖。”
洛陽戰場之上,宇文至兵出潼關後,便在弘農囤兵,聽到段匹敵也加入戰場之後,便立刻下令從關內再調兵三萬前來。
弘農飽受戰火摧殘,曾經富庶的弘農百姓如今食不果腹,餓殍遍野。
看到有不少百姓甚至開始典賣女兒來換取口糧,宇文至內心愈發的煩躁,於是下令將軍中之糧賑濟災民,同時又向朝廷申請調撥糧草來此。
但是時運不濟,關內大旱,災禍連連,關內百姓也是過的苦不堪言,長安城內的元善得到訊息後,就要徵發糧草給宇文至。
但是卻被司空方可興所阻止,方可興在朝堂之上勸阻道:“陛下,今年關中大旱,我軍連年征戰,存糧本就不多,如果此時調撥關中之糧至前線,則需要徵發民夫運糧,百姓已經苦不堪言,臣擔心會激起民變啊。”
頓時朝堂之上眾人開始竊竊私語,元善登基之後,就天災連連,反觀河北之地,風調雨順,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是上天在質疑元善的正統性和合法性。
元善當然知道眾臣心中的小九九,但是他也無力阻止這等流言蜚語,畢竟他得國不正之事世人皆知。
元善沉吟許久,還是不死心的問道;“愛卿可有他法?宇文將軍大軍在外,洛陽又輕易捨棄不得。”
方可興倒也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他思前想後,說道:“陛下,如今有兩種方法,其一是向南齊借糧,但是恐怕南齊不會輕易應允,我們可按市價向南齊購買糧草,其二宇文至將軍既然在關外,可令他自行籌措糧草,就地解決。”
所謂就地解決就是暗示宇文至去搶關外老百姓的糧食,反正總而言之,不可以從關內徵糧。
向南齊借糧,方可興覺得不是不可,不過他沒有明言的是,金銀是無法買到南齊的糧食的,只能夠用城池去換。
元善為此事已經焦頭爛額,於是說道:“就讓宇文至在關外自行籌措糧草吧。”
可憐的宇文至,從關內又調來大軍,結果元善卻不給糧草,如今六萬大軍在弘農附近,居然得到的是讓他自行解決糧草的詔書,宇文至當下便焦慮不已。
他還如同活菩薩一般接濟弘農的百姓,試圖為西秦賺取民心。
無奈之下,宇文至只能先書信給傅遠,令其調撥一部分軍糧,隨後又派人到處打探訊息,剛好探知到霍振率軍渡河的訊息,宇文至於是便決定冒險速戰霍振。
宇文至親率步騎兵五萬,從弘農出發,故意向北渡河,一路劫掠東秦郡縣。
霍振被宇文至的操作驚呆了,此時他正打算在弘農前往洛陽的必經之路上伏擊宇文至,但是許久都等到宇文至,派出探子後才知道宇文至沒有支援洛陽,反而是一路劫掠東秦郡縣。
霍振大驚,於是一面差人將情況告知閔世元,一面領軍從後面追擊宇文至。
但是宇文至此時卻繞了個大彎,劫掠郡縣後,趁著夜色率軍兩萬從天渡渡河至關內,剩餘大軍則是繼續裝作在東秦境內劫掠,宇文至甚至還分兵劫掠,只挑小城和豪族堡壘,不攻打大城,不少豪族堡壘為了自保,就主動給宇文至提供糧草,宇文至故而收穫頗豐。
霍振被牽著鼻子一路追擊,但是兜兜轉轉之後,霍振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宇文至的軍隊看似在向北劫掠,但是卻始終圍繞在黃河以及天渡附近,但是霍振卻想不通為什麼。
當天夜裡,霍振在天渡外紮營,此時的天渡已經被宇文至派兵佔領,城內遍插宇文至的旗幟,霍振人困馬乏,以為宇文至就在城中,故而佔據了險要位置之後就令士兵修整。
但是宇文至早已渡過天渡,趁著夜色在別處登陸,自己一直跟在霍振屁股後面。
所謂燈下黑就是如此,霍振的哨子壓根沒注意到會有一支部隊一直尾隨自己,故而當霍振注意力都在天渡的時候,宇文至趁著夜色從另一側繞過高山,佔據了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