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嘉義三年

此時距離蕭涼稱帝已經過去了三個月,韋然自從攻克郢州之後,眼看時間就要入冬,便停止了進攻,以免天氣寒冷,水路結冰,糧草補給困難。

加之宇文至大軍盤踞在江北,隨時可以繞後切斷韋然補給線,深思熟慮之後,韋然決定暫且罷兵回建康,隨後加封裴突為郢州刺史,都督江郢義三州諸軍事,用以鞏固夏口防線。

蕭涼在韋然撤兵之後,確實有反攻的意圖,但是無法攻克裴突駐守的夏口,無奈之下也只好暫時在江陵按兵不動。

而在襄陽的宇文至此時也收到了來自長安的急件,宇文至開啟信件之後,頓時整個人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在元稹自縊身亡之後,元善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

元見的子嗣皆以成年,並且已經就藩,雖然大多數人都無實權,但是並不好控制,故而元善否決了由藩王繼位的想法。

元稹唯一的子嗣元幀此時已經逃出長安,穿過虎牢關,也是無法追回了。

元善此時被逼無奈,只好自己登基了,但是又不好明言。

於是在朝會之上,眾人都商討無果,元善雖然心急如焚,屢次恨不得自己跳出來說自己很適合做皇帝,但是卻不好操之過急。

眾大臣也對元善之行為心知肚明,自然知道元稹乃是被元善所害,但是元善現在想要一個繼位的合法性,就需要有大臣勸其進位。

聞泰肯定不行,他本就是元善心腹。本來定邊候宇文術是個很好的人選,但是宇文術舊疾復發,還不能下床。

故而元善沒有辦法,只好在家中宴請剩餘大臣中德高望重之人。

這些大臣眼看是元善邀請,皆不願前去,元善頓時大怒,立刻令親兵將他們押來,強行入座。

尚書右丞高暢眼看事已至此,國確實不可一日無君。

於是在權衡一番之後,高暢藉著酒勁說道:“如今陛下不幸亡故,太子失蹤。國不可一日無君,彭城王英明神武,理應繼承大統,帶領我們大秦一統六合,橫掃八荒!”

此話一出,雖然引起再坐大臣心中一陣腹誹,但是也知形勢比人強,如今既然元稹都死了,閔觀也跑了,又何苦拿自己的身價性命開玩笑,於是眾人也紛紛勸進元善。

在一番我不能當,你非要我當的戲碼下,元善終於接受了眾臣的好意,決定繼位稱帝。

這也讓高暢每日都不敢回家,家中時而被人襲擾,高暢在回家的路上甚至還碰到了襲殺。

過度驚恐之下,高暢只好尋求元善庇護,元善對這個最先擁護他的肱股之臣,也的確夠意思,立刻派出了兩百禁軍每日護送高暢,並且限定長安令定期破案,這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隨後在聞泰選定的吉日那天,元善在長安西郊正式登基稱帝,改元天佑。

聞泰被加封韋尚書令,一舉進入權利中樞。

高暢被提拔為尚書左丞,宇文至被封為大司馬,都督徵南諸軍事,雍州刺史。

同時對於在虎牢關外的北秦官員,元善也大加封賞,試圖籠絡人心。

閔觀在逃出長安之後,就立刻奔赴虎牢關,打算沿虎牢關出關,但是很快便發現元善已經派兵向虎牢關前進,老奸巨猾的閔觀頓時就察覺到前往虎牢可能會有危險。

於是繞到潼關,趁著夜色由水路透過潼關,隨後一路上小心謹慎,白天休息,夜晚行走,終於摸到了洛陽。

此時的洛陽留守乃是閔觀門生胡華,閔觀不知道能否完全信任胡華,就派人給胡華送信,約其相見。

後來閔觀見胡華果然是隻身前來,心中方才放下了心,隨後令家將帶胡華至閔觀躲藏處。

胡華看到閔觀,二話不說就拜倒在地:“老師不在長安,怎會來此地?”

閔觀一看這情況,便知道胡華還不知道長安之事,於是惋惜的說道:“元善謀反,陛下想來已經遭遇不測,我冒死逃出,本欲從虎牢關而出,但是元善已經派人封鎖了虎牢的道路,我沒有辦法,只能冒險從元善手中的潼關而出,千辛萬苦,方置此地。”

胡華聞言大驚,連忙詢問起了閔觀的詳情。

閔觀之所以一定要趙胡華,也是因為他被嚇怕了。

他身邊只有十餘人,一日夜晚行走時,家將勞累,於是便選擇在一塊墓地周邊休息。

沒想到卻被強盜在墓地偷襲,幸而閔觀家將也頗為勇武,在丟下了數具屍體後,方才逃脫,但是所帶財務和糧草也被奪的差不多了,若是不找可靠之人,只怕要一路討飯到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