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之亂禍端始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赭圻之爭陷僵持(第1/2頁)
章節報錯
望著前後左右的追兵,和已經屍首分離的宋無為。
劉胡心中一陣懊悔,宋無為此人就是太過於天真,就如同當初韋然三言兩語就讓他和韋然戰在同一陣營一般天真,如今看著來人是自己的親戚又是皇帝派下的典籤,就當真毫無防備。
但是眼下的局勢容不得劉胡多想,劉胡本就是一員悍將,和宋無為這樣年過半百的老將不同
戰力頗高的劉胡在親衛的掩護下,很快就殺出了一條血路,隨後往山中而去。
但是跑到山裡之後,接下來去哪裡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劉胡看著身邊還剩下的幾個親衛,一時之間陷入了兩難。
突然有親衛提議道:“不如去義陽投奔王顯將軍?”
但是這個建議馬上受到了劉胡的反對,王顯表面上已經加入了蕭寅陣營,劉胡哪裡敢去。
劉胡思索再三之後,決定令眾人拖下鎧甲,去附近村落之中換取平常百姓的衣服,隨後一路東進,找渡口渡過長江。
宋無為身死,袁儀攜帶宋無為的頭顱回到襄陽城。
眾將士看到宋無為的頭顱全都大吃一驚,紛紛拔刀憤怒的看著袁儀。
袁儀不慌不忙,只是痛哭流涕道:“劉胡乃是韋然安插在宋將軍身邊的哨子。他殺了宋老將軍隨後逃竄了,我趕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此番說辭令眾人將信將疑。袁儀平日和宋無為情同兄弟,眾人也都看在眼裡,所以第一時間沒有人想是否是袁儀殺了宋無為。
很快在袁儀的煽風點火之下,襄樊的將士們盡皆憤怒了。宋無為平時對待百姓和手下都是極好的,如今突遭變故,眾人心中都想著為宋無為報仇雪恨,憤怒的火焰充斥在每個人的心頭。
袁儀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便喊道:“如今天子無道,韋然小人到處剷除袍澤。連宋將軍都不放過,今日該當如何?唯有跟隨趙王一同反抗,眾位兄弟才有活路,不然時間久了,我們就是下一個宋將軍了。”
一番鼓動之後,諸多將士紛紛響應,隨手眾人擁立雍王蕭責為主,在蕭責帶領下投奔蕭寅,共同進攻建康。
駐守義陽的王顯數日之後聽到此話,心中暗道不好。
但是此時他明面上是蕭寅的人,於是便令人去信給蕭寅,表面上是恭喜陛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襄樊,但是話鋒一轉,又說如今襄樊大軍南下東進,襄樊空虛,倘若北秦趁機來攻,就算我們奪取了天下,失了襄樊,北秦兵峰直指江陵,也是大為不妥啊。
王顯的話顯然也是讓蕭寅陷入了沉思。恆直接過信後,也是思索萬千。
如今雍王蕭責計斬宋無為,讓眾人沒有後顧之憂確實是大功一件,但是確實如果襄樊大軍大舉出擊,丟了襄陽,想要奪回來那可真是十分艱難。
慎重考慮之下,蕭寅加封蕭責為尚書右僕射,鎮守襄樊,同時加封王顯為驃騎大將軍,協助蕭責鎮守襄樊。
在恆直如今看來,沒有了襄樊的後顧之憂,韋然所用之兵不過十萬。正面戰場恆直有信心擊潰韋然。
韋然如今在赭圻和蕭寅叛軍先鋒已經對峙一月有餘,但是韋然卻一直沒有按照計劃去偷襲到後方。
因為恆直並沒有出現,領軍之人乃是恆衡。恆衡看著赭圻城也是痛苦萬分,他本意是奇襲赭圻,卻沒想到韋然早就重兵看守住了赭圻,如此一來,攻城破費時日。
韋然又在赭圻邊上依山紮起營壘,並不在城中,兩相呼應之下,恆衡月內損兵折將。
但是韋然的日子也不好過,恆玄聯合北秦攻打淮南軍的事情他已經知曉,蕭炬調遣了天雄軍去救援劉仁業。
韋然此刻才感覺到自己平時覺得自己算無遺策,但是卻忽視了恆直乃是一個老狐狸。自己雖然和元善暗通款曲,但是恆直怕是也和北秦有所往來,就算如今能勝,恐怕南齊也將損失慘重。
僵持數日之後,突然得到訊息,有人從北岸渡江而來,投奔韋然。
韋然正好奇,但是看到來人是劉胡之後,韋然驚訝道:“劉將軍怎麼在此?還穿著如此?”
因為劉胡幾人衣衫盡皆破爛,哪有往日統軍大將之風采。而且面黃肌瘦,想來這幾日也都沒怎麼吃飽過。
韋然於是一邊令人備下酒菜,一邊詢問起情況來。
劉胡吃了幾口東西,突然朗聲痛苦起來,他這一哭,帶動著幾人一同哭了起來。
想來是這數日的委屈在這一刻宣洩而出,劉胡哭的撕心裂肺,甚至不顧禮儀的抓住韋然說道:“秦王,你可要為我們老將軍做主啊!”
直到此時,韋然方才知曉,宋無為被雍王蕭責用計斬殺,南雍州失守的訊息。
韋然此時心亂如麻,但還是故作鎮定的安撫道:“劉將軍莫慌,本王定然會為宋將軍報仇雪恨。”
說完此話,韋然則是喚來家將,令人將訊息傳遞給建康的蕭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