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之亂正酣時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宇文至山中設伏(第1/3頁)
章節報錯
夜幕降臨,襄陽城上的氣氛空前緊張。
袁儀一刻也不敢怠慢,令人把守住各處城門。
忐忑不安的袁儀站在南門附近,死死的盯著遠處的動靜。
司馬臨海此時忽然出現在袁儀面前,深邃的眼眸看著遠方,隨後說道:“如果不出意外,今夜王顯定然夜襲。”
本來就心中不安的袁儀,此刻更是焦慮萬分,不停的抱怨著:“司馬大人也不說些吉利話,王顯若真的夜襲,四處城門萬餘人,恐怕難以鎮守。”
司馬臨海此時則是不慌不忙,反而對著袁儀說道:“袁大人何須擔憂,宇文將軍深謀遠慮,已經帶兵埋伏在必經之路上了。”
袁儀聽後大喜,但是隨後又冷靜了下。宇文至畢竟只有數千人,就算半路伏擊,若王顯回過神來,襄陽就徹底失去援軍。
但是司馬臨海卻不這麼認為,用兵出奇而制勝,王顯認定襄陽守軍無力出城,故而不會在行軍路上多做防備,正是偷襲的絕佳機會。
王顯此時令參將陳抗為前鋒,自己親領大軍於後。
陳抗對此雖然心有不滿,但是也無可奈何。自己畢竟乃是降軍,的確需要投名狀。
大軍在黑夜中摸索前進,杜扶桑讓王顯多派哨子,以免敵軍設伏。
但是此時的王顯卻罕見的沒有聽杜扶桑的話,反而對杜扶桑說道:“杜公多慮了,袁儀才多少人馬?焉能有餘力設伏?何況袁儀無能鼠輩,能堅守襄陽已經令我刮目相看了!”
看到自負的王顯,杜扶桑雖然心中頗為不滿,但是也覺得王顯言之有理。袁儀最多一萬餘人,想要伏擊七萬人的大軍,根本做不到。
更何況,袁儀的部眾皆是新兵和殘兵,戰力根本不值一提。
王顯看到杜扶桑臉色已經緩和,笑著開口:“所以加快行軍速度,出其不意,方是上策。”
宇文至此刻則伏兵在山勢峻嶺之處。他本身有五千先鋒軍,後又特地將隱藏在襄陽附近的小股部隊全部集合起來,總計兵力約有八千人。
宇文至喚來自己的族弟宇文及,對其說道:“王顯部眾眾多,你讓人在山上多立旗幟,多布疑兵,我已令將士在前方用巨石堵塞道路。只在山上襲擾,不可下山出擊。”
宇文及會意,隨後令人多備旗幟,隨後分散兵力,造成漫山遍野皆是大軍之感。
宇文至隨後喚來韓凌,韓凌乃是宇文至府中家將之子,為人機敏,近年來頗受宇文至喜愛。
宇文至對其吩咐道:“你帶一千人,沿山路,在我數里處埋伏,提前砍伐樹木,看到我這裡火起,就用巨石和巨木,堵塞退路,不要下山殺敵,備足弓箭,截斷敵軍退路。”
看到韓凌領命而去,宇文至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看著遠方說道:“韋然,我自成都一戰後,十分迫切的想和你再次交手,這世上第一人,必須得是我宇文至。”
陳抗此時已經步入了宇文至的埋伏圈之中,看著周圍的山勢,陳抗心中頗為驚慌。
對著副將杜炯說道“杜將軍,我總覺得怪怪的,此地山勢極適合打伏兵。”
杜炯此時也覺察出了不對,山上安靜的過分,竟然連鳥叫聲都沒有。
杜炯思索片刻後,對陳抗說道:“陳將軍,眼下大軍離我們不過二里,可見王將軍並未做好應對伏擊的準備,想來是認為袁儀不會安排伏兵。袁儀兵馬不足,更無精兵,就算有伏兵,身後都是精銳,也足以應對。”
陳抗細細分析,也覺得杜炯言之有理,但還是催促道:“如此我們加快行軍步伐。”
夜色之中,韓凌看著數萬大軍從自己的眼皮底下走過,其部眾都快安耐不住,但是韓凌則是示意手下冷靜。
此時王顯大軍也已經全數進入伏擊圈之中,先鋒的陳抗率先收到了前方探子的情報:“將軍,前方有巨石堵塞道路。”
陳抗頓時知道中了埋伏,於是急忙說道:“快,速通知王顯將軍,令其注意左右動靜。”
杜炯此時則是令士兵強行挪動堵塞道路的巨石,就在杜炯士卒在發力挪動巨石的時候。
宇文至則是率先發難,頓時山上箭如雨下,更伴有巨石和巨木,剎那之間,陳抗之軍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