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之亂正酣時 第一百三十三章 蕭歸內心多不平(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刻南朝戰場,韋然已經率軍行至淺溪,和蕭歸隔江紮營。
韋然目前有水陸大軍十二萬,其中包含了四萬冼慧帶來的交越軍。
近來俚族戰士和漢族戰士共同作戰,雙方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俚族部眾也從一開始的響應冼慧,都如今真心作戰,其中冼慧功不可沒。
她積極的在軍中宣傳漢家文化,在豫章的時候,還讓眾人去豫章城遊玩,俚族戰士對漢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極為的嚮往。
原來生活竟還可以如此有滋有味。
韋然此時傷勢已經基本痊癒,他在營帳中喚來諸將,隨後說道:“大決戰即將來臨,如今江州軍加上雍州和義州的人馬,仍然有二十萬之多。此番乃是惡戰,幸好如今巴陵到淺溪的水路已通,可將巴陵軍調來。”
裴突此時立刻起身說道:“蕭歸大軍集結在對岸,但是畢竟只有數郡之糧,我等再此,蕭歸大軍就不敢妄動,我朝疆域遼闊,曠日持久,賊軍必敗。”
裴突之言其實並非不無道理,這是能讓傷亡最小化的方法,雙方對峙,看誰糧草先支撐不住。
但是韋然有自己的擔憂,直接否決了裴突的提議。
看到裴突不解,韋然此時方才說道:“裴將軍所言確實乃是上策,但是此時並非尋常之時,雍州軍和義州軍都被恆直調來,防守湓口至江州的防線。如此一來雍州和義州空虛,倘若不能速戰速決,屆時北秦乘虛而入,長江以北從此皆歸北秦,我朝不成為待宰羔羊。”
就在這時,韋然神秘的說道:“王顯大軍乃是本王之軍,但是如今中間隔了個蕭歸,擊潰了蕭歸,湓口門戶大開,我軍可直指江州,最後進攻江陵,大事可成。”
冼慧此時想起了當初張貴從背後襲擊龍編之事,故而立刻問道:“秦王是否打算令王顯從背後襲擊蕭歸?”
韋然詫異的看向冼慧,隨後糾結的說道:“本王也正有此意,但是如此一來,江州必然加強防備,我本欲是想讓王顯順勢敗退到江州,裡應外合一舉拿下江州。”
原來按照韋然原本的計劃,是在江邊將蕭歸逼退,隨後進軍湓口,屆時王顯抵抗後丟掉湓口,自然就要率軍退往江州。
但是這個計劃有兩個明顯的漏洞,首先就是蕭歸敗退後,若不能生擒蕭歸,蕭歸定然要整軍到湓口備戰,屆時還是要背刺蕭歸才能順利拿下湓口。
其次就是恆直也不一定會讓王顯進駐江州,那時候同樣也只能圍攻江州。
思慮再三之後,韋然派人向王顯傳遞訊息,令其前後夾擊蕭歸,擊潰蕭歸後,王顯立刻派兵回到義州,以防北秦來襲。
信使走水路,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湓口,在見到王顯後,王顯立刻屏退了所有人,問道:“秦王有何吩咐?”
“後日一早,將軍率軍出湓口,前後夾擊蕭歸主力。”
在得到王顯的確切答覆之後,信使方才小心的出了城,並且一路偽裝,趕回了淺溪。
韋然得到了肯定訊息後,立刻下令全軍備戰,準備和蕭歸決戰。
蕭歸此時在西岸也是鬱悶不已,如今韋然十餘萬大軍囤聚在對岸,戰船高大林立,數量眾多。
而自己手上並無高大戰船,故而只能被動挨打。
但是為了不讓韋然順利登陸,蕭歸還是在江邊挖了不少的壕溝陷阱。
此時恆玄也協助蕭歸鎮守長江,看到蕭歸愁眉不展,恆玄急道:“楚王不可如此洩氣,如今韋然雖然勢大,但是並非不可匹敵。”
但是蕭歸此時卻是聽不進去,反而說道:“袁儀如此喪師,為何恆公不嚴懲?”
原來蕭歸置氣,一方面是對岸韋然兵馬人數遠勝自己。
其次就是袁儀逃回江州之後,恆直想到袁儀為了自己背刺了宋無為,導致宋無為身死,故而沒有處罰袁儀,反而是將胡車兒斬首示眾。
胡車兒乃是蕭歸帳下將領,此舉也頗為讓蕭歸不滿,恆直則是寬慰道:“鵲尾濃湖戰敗,總需要有人承擔責任。”
言外之意就是,這個責任只能胡車兒來背,不然不足以安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