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吳之地起刀兵 第二十章 大司馬府邀世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齊建康大殿之上,朝會如常。
韋然往日極少上朝,今日上朝引起了眾人的詫異,陸苛心中不知為何,甚覺不安。
但見韋然上朝之後一語不發,陸苛也覺得自己多慮了。
“眾位愛卿可還有本可奏,無本可退朝。”蕭衡淡淡說道。
就在此時,蕭炬躬身道:“父皇,兒臣有本要奏。”
蕭衡詫異:“太子有何事要奏。”
“回稟父皇,浙東惡賊孫泰,自海上而來之後,攻城略地,會稽郡幾乎淪落,如此大事,朝廷上下竟無人演奏,難道要等惡賊孫泰攻入建康城嗎!”蕭炬郎朗說道。
蕭衡聞言大驚,急忙看向陸苛:“陸相,可有此事?”
陸苛聽後冷汗直流,此事他豈能不知,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會稽方向是有奏書,但是說是小股流民襲擾,不日即可彈壓,並未有太子所言那般嚴重。不知太子是從何處聽來的風聲?”
看著蕭炬和陸苛的反覆拉鋸,韋然腦中想起了韋伯臨出門前的話。“孫泰既然在會稽郡為非作歹,那麼難民必然逃往吳郡和丹陽郡方向,遲早會有流民逃入建康。從昨日柳姑娘所言來看,這些流民不是被圈在其他郡,就是已經遭遇不測,今日上朝切莫打草驚蛇,只說有小部分流民入建康即可。”
韋然此時出列道:“啟稟陛下,太子所言為真。近兩日建康城偶有逃難的流民,臣細細問過幾人,會稽郡內如今只剩下會稽郡城,周邊縣城多已淪陷。難民逃難至建康,故而臣方才知曉。”
陸苛急道:“幾個賤民說的話也可當真?”
“陸相慎言,百姓皆我大齊子民,陸相如此視人命為草芥,難怪覺得這些只是區區蟊賊。”蕭炬怒斥道。
久不說話的大司馬恆直見狀說道:“陛下,會稽方向如今情況不明。既然有難民能從會稽至建康,說明會稽郡城都無法接納難民,其中必有緣由。”
蕭衡微微點頭:“大司馬有何良策?”
“微臣建議由太子帶兵前往會稽,如果真是攻城略地的叛軍,則直接帶兵剷除,如果只是普通蟊賊,並未傷筋動骨,則由太子進行安撫。也可順路巡視南方六郡。”
“太子殿下從未帶兵上過戰場,臣擔憂萬一蟊賊趁太子不備偷襲太子,豈不得不嘗失。”陸苛聽聞果斷拒絕道:“還不如派遣一精銳將領去往會稽即可。”
“陸相說話豈不自相矛盾,如果是蟊賊,待朝廷天兵至,不做鳥獸散?還敢對官軍發起攻擊的又豈會是蟊賊?”韋然抓住漏洞,一語擊之。
陸苛不禁啞然,韋然趁勢說道:“陛下,臣來我朝已有月餘,如今寸功未立卻身居高位。臣願率領太子衛配合太子前往會稽。如若賊兵果然勢大,便調集當地郡兵一同圍剿。”
蕭衡略微沉思,於是點頭應允。
下朝之後,陸苛滿臉愁容,回到府中,叫來親信幕僚。
陸苛在案上奮筆疾書,不多時便叫來親信,:“速將此信送至吳郡,交由吳郡太守,要快。”
韋然跟隨蕭炬回到太子府中,兩人來到書房之中。
蕭炬面露喜色:“今日多虧恆將軍說話,不然父皇也不會答應的那麼快。”
韋然看著面露喜色的蕭炬,則是沉默著沒有說話,不禁用手拖著下顎。
蕭炬見狀,不由的撇頭看向韋然:“韋弟在憂慮何事?”
“目前不清楚惡賊孫泰到底有多少人,此乃隱患。太子衛所部總共一萬兩千人。孫泰既然已經攻佔了幾乎會稽全郡,不過是本身的賊兵還是被裹挾的流民。只怕人數數倍於我們。”
蕭炬聽罷,也不由得愁容起來。雙方商議良久,均無良策。正當兩人愁眉之時,韋伯帶著一個韋府家將進了書房,手裡還拿著一封書信。
“韋伯,這是何物?”韋然看到韋伯手中的書信不由的問道
殿下和公子自己看吧,韋伯將書信遞送了蕭炬,蕭炬看到之後臉色大變:“這書信先生從何而來?”
韋伯身後的家將馬上說道:“管家令我監視丞相府,陸相回到府中沒多久,就見兩人從丞相府而出直奔吳郡方向而去,我一路尾隨,在他們出城之後將他們攔下,只可惜兩個送信之人皆是死士,想要毀掉書信,我無奈之下只好將兩人擊殺,未能留下活口。”
蕭炬聽後,向韋伯施禮道:“先生料事如神,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