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給姐姐賠禮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秀宮北面的區域大致上分為三個區塊。
在正殿以北有座小花圃,是給小姐們蒔花弄草的地方,再更往北是一排屋子,正中間最為寬闊的屋子是北殿、也就是給安秀宮眾家小姐們午後休閒的場所;而北殿兩側各自座落一間對稱的兩層小樓房,西面稱為蘭閣、是藍姑姑的屋子,東面稱為蕙閣、是洪舒姑姑的屋子,兩者規格相同,一層樓用於歇息、一層則用於辦公;至於藍姑姑所言的北面花園,得從北殿與兩棟閣樓中間的走廊穿越而過方能前往。
平時閒暇的時候,例如午飯後一個時辰的時間或者每隔五日的休沐日,眾家小姐們多會聚在北面的花園處閒逛或者在北殿內品茗、鬥棋,亦是十分熱鬧、一丁點兒也不見無聊。
其中自然也是有些小姐們更寧願在自己的房間內看書或者因為貪嘴而跑到東面的屋子內拿些點心與密友們共同享用,但這些馮芷榕都還沒經歷過、也沒什麼興趣。
當馮芷榕穿過了迴廊,來到了花園時,果然看見許多比自己年長些許的姑娘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笑或鬧、很是開心。
據馮芷榕所知,安秀宮內目前包含自己在內也就三十一名正在其中學習的女子們──然則放眼朝中大員們如此之多、功臣或也不少,想來總和的子嗣或許不下數百,但能夠入宮學習的女性們卻是如此稀少,這也讓馮芷榕忍不住升起了一些疑惑。
馮芷榕不願唐突出現在花園中,是以她選擇先沿著最外圍、人也最稀少的步道開始,再螺旋狀地越走越往內靠。她選擇以螺旋的模式由外往內繞的路線其實也沒有別的原因,只是想勘查一下安秀宮花園的地形、順帶觀察正在花園裡的少女們的姿態──只有凡事都得先熟悉了,才能避免任何可能的意外發生。
北面的花園也幾乎是對稱的佈置,東北角與西北角各有一座能容納六至八人左右的涼亭,涼亭旁各有一座池塘,兩座池塘之間有條小河道相連,各自又有繞出安秀宮的水道,看起來是活水。
其餘的步道有寬闊到超過十尺寬的、也有窄至只能容得下三人並肩行走的小徑,一旁點綴著四季的花草樹木,設計上簡約而雅緻。
她這廂假裝著自己正在賞花草風景、一面熟悉著花園的道路,另一面自然也就有人注意到了她的存在。
宮中的一切都是一雙雙眼睛睜大看著的,雖然有些小姐們已經將視線投向她那邊,卻也少有人敢明目張膽地指指點點。
馮芷榕這才覺得奇怪,難不成這些小姐們當真都與楊茹艾一行人不一樣,都是識得大體之人?
她才不信。
正想著為什麼那些小姐們為什麼會與楊茹艾甚至是江含等人有這麼大的差異時,簡直是說曹操、曹操便到──
自己走著的這條石頭小徑只有三個人寬的距離,再往旁就是草坪。
雖然草坪上頭明顯地有被人踩過的痕跡,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越是狹路相逢、越是要守著那不甚嚴苛的界線,彷佛這樣的界線就代表著她們的尊嚴一般,得死死地揣著。
朝著馮芷榕這頭走來的是楊茹艾與另一名看起來年齡稍長的少女。那名少女神色冷然,卻似乎不是故意擺著的臉色、而是天生使然。
楊茹艾看見馮芷榕、臉色自然沒好到哪裡去,而身旁的少女神色隱隱一動,似乎是察覺了楊茹艾的不對勁。
馮芷榕本來就打算重新與楊茹艾打好關係,加上自己內心早就是名成年人、並不會因為昨天的事情耿耿於懷,因此也就順勢屈了屈膝做了個平輩的禮節,道:“楊姐姐,又見面了。”
楊茹艾看著馮芷榕先行了禮,這才不情不願地回禮道:“妹妹多禮了。”
馮芷榕又對著楊茹艾身旁的少女行了平輩的禮節道:“我姓馮、名梓容,是詹事府馮詹事的女兒,昨日才來到安秀宮,今日頭一日開始學習,姐姐有禮了。”
那名少女的儀態也非常好,行禮的舉止間並沒有多餘的動作:“趙明韻,家父吏部尚書。”
馮芷榕又是按了按身子答禮,這才與楊茹艾說道:“楊姐姐,昨日梓容讓江小姐給氣了,連帶姐姐也被牽連了進來,這廂得向姐姐賠罪。”說著,又按下了身子不願起身,而她的言詞之間也明顯地將楊茹艾與江含之間分了個親疏。
馮芷榕嘴上說得從容,心裡頭卻是忙著估量著楊茹艾與身邊的趙明韻究竟是什麼關係──趙明韻自稱為吏部尚書的女兒,而那吏部尚書可是正二品的官,加上吏部又是主掌著官員的任用、考核,雖然有關楊茹艾父親楊棟的升遷應是隸屬兵部管理,但從前楊棟是個前軍經歷司的經歷、是文職,或許這當中也與趙尚書那頭有關才是。
大燁當朝可是規定雖然武官諸如校尉與將軍等武職是經由武舉而來、歸給兵部管理的,但位於軍中的文職也多因為是從吏部那兒借調科考而來的文人,因此還是有不少職位得過過吏部的印子。
雖然不知道年代久遠、也不確定是否跟吏部有關係,但若能多一分摸索、或許也能找出些什麼值得研究的情報來。
趙明韻聽了馮芷榕的話,便是略微偏頭對著楊茹艾道:“人家可給你賠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