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 連環計周瑜大捷 赤壁戰曹操慘敗 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卻說曹操採納龐統鐵索連舟之計,大小船隻配搭連鎖停當,親自視察旱水兩寨,觀看操練。
但見水旱兩軍均分五色旗號,嚴整壯觀,不禁大喜,在中央大船上置酒設樂,醉酒高歌,眾歡暢相和,盡歡方散。
次日,曹操升帳聚眾商議:“若非天助,安得鳳雛妙計?鐵索連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
程昱不無擔心:“船皆連鎖,固然安穩,但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
曹操大笑。
荀攸說:“仲德所言,不無道理,丞相何故不以為然,反而大笑?”
曹操說:“程仲德雖有遠慮,也有所見不到之處,故此多慮。凡用火攻,必借風力。若是春夏秋季,吾豈能不防。方今隆冬季節,但有西風北風,哪裡會有東風南風呢。吾軍居於西北,敵軍盡在南岸,敵若火攻,豈不引火燒身,何懼之有?”
眾皆拜服。
蔣幹見曹操極力讚賞龐統妙計,自覺引薦有功,上前進言:“吾兩番到對岸,見江左眾多隱士乃至孫權手下謀士戰將多有怨恨周瑜者,願再往勸說,或許會有更多者臨陣倒戈。”
曹操心想:前日闞澤受黃蓋所使來獻降書,自己卻以未定來降日期責其詐降,闞澤卻巧言善辯,又得蔡中、蔡和密報方知是實。闞澤臨行,定於十一月十八來降,算起日期,還有兩天。今見蔣幹再次請纓,於是說:“也好。對岸黃蓋受責,教闞澤來納降,約定十一月十八來降,現在算起,還有兩日。子翼前往,定要打探明白,莫使延誤。只是周瑜詭計多端,謹防上當。”
蔣幹說:“來來往往,未免引起周瑜懷疑。丞相可差一心腹隨我前往,吾居住敵營探訪,使其來回傳遞訊息。”
曹操從之,遂差一心腹隨蔣幹乘舟渡江。
蔣幹扁舟還未到岸,早被巡江船隻圍困鎖定,綁縛蔣幹及其隨從進寨來見周瑜。
周瑜見是蔣幹,作色說:“子翼何故欺我太甚?”
蔣幹說:“你我同窗契友,來敘舊日情義,何言相欺?”
周瑜說:“首次前來,說我投降,被我拒絕,因念契友,不忍相害,熱情款待,痛飲一醉,留你同榻而眠。而你卻盜走私書,不辭而去,歸報曹操,殺了蔡瑁、張允,壞我大事;二次前來,好心留你暫住,教人殷勤服侍,而你卻刺探我軍機密,私自逃歸;今又前來,必不懷好意。若不念舊情,定將你一刀兩斷!本想將你驅趕回去,怎奈這一兩日間就要開戰。只好將你等囚禁,等破曹之後,再行處置。”
蔣幹目視周瑜說:“隨從自九江隨我至今,關係非比尋常,望公瑾留情。”
周瑜遂令將隨從送甘寧營寨關押,囑咐好生招待。
等隨從被押走後,周瑜令將蔣幹送後寨關押,嚴加看管,以防逃脫。
左右聞令,將蔣幹牽出。
蔣幹大笑:“吾師評價果然不差。”
周瑜令將蔣幹推回:“提起師父評價我倒記得,說‘子翼大智若愚,心胸開闊’,果如其然。兩日內我即破曹,破曹之日即是子翼死期。死到臨頭,還能笑出,真是‘心胸開闊’。”
蔣幹說:“事已至此,豈敢妄談對我評價。吾師說‘公瑾聰慧機敏’,絕非謬言。然公瑾雖設計精密,用計精巧,只是東風難遂公瑾意,十一月十八未必成功。”
周瑜聞聽,顧不得回想同窗景況,來不及探討師父評價,急忙問:“子翼何知十八交戰?又怎料不能成功?”
蔣幹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曹操之所以連索戰船,就是料定冬季絕少東風南風。公瑾最不應該的就是使黃蓋與其約定日期。兩日之內若無東風南風,公瑾妙計均會破滅。”
周瑜臉色驟變,急令將蔣幹囚禁後寨,然後領眾將出寨來至山頂,遙望江北曹操水寨。
正望之際,忽然狂風大作,江濤拍岸,身旁戰旗隨風飄揚,旗角掠面,周瑜猛然想起蔣幹所言,不覺大叫一聲,往後便倒,口吐鮮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帳中,一面申報孫權,一面求醫調治。
再說龐統回來,往見諸葛亮,備說曹操素船及見徐庶之事。
諸葛亮說:“元直既然知之,自有脫身之計。只是蔣幹雖然中計,怎能瞞過曹操?”
龐統說:“看來子翼並非只是嘴巧善辯,還有深藏不露之智。”
諸葛亮說:“子翼九江人,又與周郎同窗,猶如你我元直,且居家都在江南,暗助周郎也未可知。”
龐統說:“周郎若有子翼相助,則如虎添翼。”
諸葛亮說:“周郎聰慧機敏,只是心胸狹窄,豈能相容?”
龐統說:“吾避亂至此,多蒙魯子敬舉薦,本想效力吳侯,卻為周郎往江北獻計,若成,必不相容。”
諸葛亮說:“士元先攜家族回荊州等待。待破曹後,請同事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