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上屋抽梯三求計 斬露頭角初用兵 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卻說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命周瑜為大都督,呂蒙為前部先鋒,董襲與甘寧為副將,即日攻打夏口,征討黃祖,為父報仇。
黃祖聞報,令蘇飛為大將,陳就、鄧龍為先鋒,盡起江夏之兵迎敵。
陳就、鄧龍得令,各引一隊艨艟戰船,用大索將艨艟戰船定於水面,截住沔水入口,在艨艟上設強弓硬弩千餘張,等到東吳兵至,艨艟上鼓響,弓弩齊發,吳兵不敢近前,約退數里水面。
甘寧聞報,趨前觀望後大呼:“事已至此,不得不進。”遂選小船百餘隻,每船乘載精兵五十人,令二十人撐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執鋼刀,不避石矢,冒死靠近艨艟,砍斷大索。
甘寧身先士卒,衝上艨艟,舉刀一連砍殺數人,鄧龍見狀上前迎戰,被甘寧一刀砍死。
陳就棄船而走,呂蒙跳上一隻小船,直入敵軍船隊,放火燒船。
陳就見船上火起,亟待上岸,呂蒙飛奔趕上,一刀將其砍翻。
等到蘇飛引軍在岸上接應時,正遇吳將潘璋,戰不數合,即被潘璋生擒活捉。
孫權乘勝揮軍掩殺,催動三軍,不分晝夜,直逼夏口。
黃祖見兵敗將亡,料守不住,欲棄城而逃。
甘寧料定黃祖兵敗,必往襄陽,便於東門外設伏等候。
黃祖帶數十騎突出東門,正行之間,被甘寧迎頭攔住。
黃祖勒馬大呼:“我未曾輕待於汝,今為何相逼太甚?”
甘寧聞言,勾起舊恨,怒叱說:“吾昔在江夏,為救爾命,射死凌操,擊潰吳軍,多立戰績。爾不思圖報,反以劫江盜賊待我,還有什麼話可說?”
黃祖自知甘寧不會放過自己,撥馬而逃。
甘寧哪肯放過,縱馬追趕,忽聽後面喊聲起處,又有一彪軍馬,甘寧一看,領軍將領卻是程普。
甘寧唯恐程普佔去功勞,慌忙張弓搭箭射向黃祖。
黃祖正自驚慌奔逃,忽聽一聲弦響,未及躲避,箭中後心,即翻身落馬而亡。
甘寧趕上,梟其首級,回馬會合程普,一起回見孫權,獻上黃祖首級。
孫權命將黃祖首級放入木匣,待回去斬了蘇飛,一併祭奠亡父靈前,然後重賞三軍,商議分兵把守江夏。
諸葛瑾建議:“劉表知破黃祖,必來報復。夏口孤城難以防守。不如且回江東,若劉表進軍,可以逸待勞,擊敗劉表,然後乘勝進軍,荊襄可得。”
孫權從其言,放棄江夏,囚押蘇飛,班師撤回江東。
蘇飛在檻車中託人向甘寧求救。
甘寧說:“就算蘇飛不說,我也不會忘記他對我的恩情。”
孫權回到江東,命將蘇飛梟首,與黃祖首級一同祭奠亡父。
甘寧見孫權欲斬蘇飛,急忙向孫權叩頭,血淚交流,對孫權訴說蘇飛過去對自己的恩義:“如果不遇蘇飛,我早已死填溝壑,當然也就不能盡忠報效明主。如今蘇飛罪當斬殺,我冒昧嚮明主求情,情願納還明公所賜官爵,為其贖罪,請免蘇飛一死。”
孫權為其情所感:“吾可以饒其不死,可是他若逃跑,怎麼辦呢?”
甘寧以性命擔保:“蘇飛免受斬殺,當感再生之恩,即使趕他走,他也不會離開,哪有逃跑之理!如果他萬一跑了,願把我的首級獻於階下!”
孫權同意甘寧的請求,赦免了蘇飛,只用黃祖首級祭獻亡父。
祭畢設宴,大會文武,擺酒為諸將慶功,
正飲酒間,忽見一人大哭而起,拔劍在手,直取甘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