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州城,距離潞州不過百餘里,經過一夜急行軍,翌日拂曉,李存勖的兩萬大軍便到了衛州城下,並將其團團圍住。

衛州節度使張存敬接到衛兵的報告差點沒嚇死,更不明白李存勖的大軍怎麼會突然出現在衛城,但事已至此,張存敬只能一面備戰一面派人安撫城中的百姓。

城下的晉軍卻並不著急攻城,一面下令士兵休息,一面埋鍋做飯,看上去好不清閒,彷彿這兩萬大軍是過來郊遊的一般。

張存敬披甲親自站在城樓上,能夠在朱溫手下獨當一面的人,肯定有兩把刷子,他仔細觀察著晉軍的情況,思索著對策。

儘管城外的晉軍看上去懶洋洋的,但讓張存敬領兵出城攻擊,張存敬肯定不幹,放著堅固的城牆不用,跟晉軍的騎兵野戰?

除非他腦子被驢踢了。

張存敬打定主意,死守不出,憑藉城內三千城衛軍和數千精壯,李存勖的騎兵休想踏進衛城一步。

而晉軍早在陳秋銘的建議下,制定了兩個策略,一方面按照陳秋銘的圖紙打造攻城器械,另一方面派出斥候四處打探,看看有沒有援兵前來。

這是後世最經典的圍點打援策略,唯一的問題就是糧食問題,南下的時候只帶了5天的口糧,要是沒有援軍又久攻不下,那就被動了。

李存勖根本不擔心糧食問題,衛城被圍,周圍幾十裡範圍之內沒有強大的梁軍存在,只要放出騎兵縱兵搶糧,短時間之內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他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以戰養戰。

但此舉被陳秋銘阻止了,搶掠平民陳秋銘多少有點不忍。

他告訴李存勖,給他三天時間,三天時間拿不下衛城,就不管他縱兵搶糧。

李存勖當然會給陳秋銘這個面子,只是張存敬有點丈二摸不著頭腦,搞不懂城下的晉軍在玩什麼把戲,打又不打,撤又不撤,弄得他吃不下睡不香。

陳秋銘敢拍胸脯保證三天拿下衛城,自然有所持,他的秘密武器有兩個,一個就是飛天索,一個就是炸藥包。

飛天索好打造,就是麻繩加鐵鉤,若是找個月黑風高的天氣,讓三百狼騎利用飛天索爬上城牆,悄悄開啟城門,那隻要一瞬間,李存勖的兩萬鐵騎就可以衝進去。

炸藥包就有點難辦了,上輩子作為理科生,黑火藥的配方和比例肯定知道,但要製作成威力驚人,能炸開城門的炸藥包,短時間之內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陳秋銘帶著工匠找了個偏遠的地方反覆實驗,威力卻還是差強人意,只能暫時將這個方案擱淺,主要訓練狼騎的利用飛天索攀爬的本事。

衛城一共有四道城門,三日後的後半夜,晉軍按計劃將騎兵的主力悄悄運動到西門。

根據這幾日的觀察,陳秋銘發現西門的防護警惕性最低,今夜又多雲,幾乎沒有一絲月光,正是偷襲的好天氣。

寅時三刻一過,陳秋銘便帶著三百名狼騎開始行動,眾人先悄悄運動到距離城牆大概三十米左右的距離,便停下分成三組,第一組開始迅速靠近城牆甩出飛天索攀爬,第二、第三組手持弓箭支援,就連陳秋銘,都手持摺疊弓親自警戒,只有誰發現並大喊大叫,就立即射殺。

一開始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大半夜,巡視城牆計程車兵都犯困,只要城外沒什麼火光或者沒什麼動靜就不會往城外多看一眼。

但飛天索的鐵鉤甩上來的動靜實在太大了,有士兵聽見動靜好奇地湊過來看,雖然第一時間被陳秋銘射殺,但還是有越來越多計程車兵發現異樣,甚至有人張口喊道:“敵襲!!!”

這個時候,就是拼速度的時候了,第一批攀爬的成員最為精銳,五丈高的城牆有人不到片刻就爬上去了,第一時間抽出兵器,與城牆上的守軍戰成一團。

見第一批有人上去,陳秋銘立刻命令第二、第三批的人同時上去支援,當然上去了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成功了,還有兩個關鍵的步驟。

第一步是放下吊橋,這需要斬斷絞盤的繩索,第二步是開啟城門,這需要衝殺到城下,幹掉守門的衛兵,開啟城門。關鍵還是速度,只要速度夠快,精銳的三百狼騎完全可以在援兵到來之前完成這兩個步驟。

陳秋銘發現自己有點中計了,貌似空虛的西門卻反應極快,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冒出大量的援軍,這是跟老子玩欲擒故縱?

見到援軍越來越多,站在城下的陳秋銘有點著急了,直接拔出樂衣劍騰空而起,一個翻身便落在城牆上,然後一邊化作殺戮機器一邊指揮狼騎放下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