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張居翰(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天後,鳳翔城在望,陳秋銘與隊伍告別,另轉方向而去。
黃衣女子李薌看著策馬遠去的陳秋銘,暗暗嘆了口氣。這些天,他們這群人因為共生死患難,相互之間已經很熟稔,陳秋銘絲毫沒有高手的架子,談笑風生,甚至還出言調戲過自己的侍女。
李薌對陳秋銘告知了自己身份,並邀請陳秋銘去鳳翔做客。她想要重重的酬謝陳秋銘,甚至還暗示可以以身相許,但陳秋銘卻以去長安有要事為由,拒絕了。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人。
李薌儘管沒聽過陳秋銘的大名,但相信,這個名字,以後一定能響徹神州大地。
鳳翔和長安並不遠,陳秋銘辨明方向,全力趕路,僅僅兩天不到,就到了著名的長安城。
陳秋銘望著有些荒涼的城門,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裡,曾經是大唐最繁華的京城,也曾經是這個時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巔峰時期,人口足有百萬之多,但現在,門可羅雀,僅有幾名懶洋洋計程車兵躺著陰暗處乘涼,至於路人,寥寥無幾。
天覆四年,也就是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溫手下的大將張廷範,將長安城的皇宮和城內民舍大量焚燬,又將絕大部分人口遷往汴州,足足兩年過去,長安城現在還沒恢復什麼元氣。
長安現在還是屬於岐王李茂貞管轄,由部下週向忠任長安刺史,但李薌告訴陳秋銘,現長安城內住戶,不足一萬。
陳秋銘手上有李薌的名帖,必要時,可以請周向忠出手相助,但不到萬不得已,陳秋銘不想勞煩他人,在有心人眼裡,張居翰這個名字,還是太敏感了。
陳秋銘策馬入城,軍士們眼睛都懶得抬,更談不上詢問。
找到一家客棧,陳秋銘先填飽肚子並住了下來,畢竟長安城這麼大,找人之事急不來。陳秋銘一邊吃飯一邊思索,張居翰之前是太監,就算告老還鄉回長安養老,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應該還是皇宮,畢竟那是他曾經生活過很久的地方。
難道自己要去皇宮守株待兔?
一連幾天,陳秋銘在長安城內四處溜達,《不死印法》時刻運轉,甚至連皇宮都去了兩次,還是沒有任何發現。
這幾天,陳秋銘亂七八糟的江湖訊息偷聽到不少,其中最駭人的一個訊息跟自己的師傅薛洋有關,江湖傳言,他已經邁入大宗師的境界。
就在上個月,薛洋在洛陽白馬寺附近,獨自宰殺北門師錦、郭寵、支中權、侯就四大宗師級護法,後又在楊楚慶、無垢、耶律中保這三大頂級宗師高手以及大批北門高手的圍攻之下從容逃走,甚至還打傷了楊楚慶。
陳秋銘苦笑,師傅這性格,看似隨意,其實睚眥必報,跟自己一分手,就立刻跑到洛陽,宰了當初追殺他的幾人,陳秋銘當初還打算,等自己到了宗師級再幫他報仇呢!
不過,陳秋銘估計,師傅距離大宗師,應該還有點差距,之所以這次戰力這麼猛,應該是《不死印法》第二、三層奧義的功勞。
自己前不久還試過,那名馬賊首領,武功應該在一流高手中都是頂級的存在,就算自己內力足夠,正常打,都說不定多久才能拿下,卻被自己用不死七幻一招就轟死了。
不死七幻,正是《不死印法》第三層奧義的具體應用,是集邪王石之軒一生武功修煉之大成的七個絕招。
第二層不擔心真氣消耗,第三層能打出翻倍甚至幾倍的攻擊,有此戰力再正常不過了。另外,《邪王密卷》在師傅手裡這麼久,除掉不死七幻,其他方面也想必能讓師傅受益匪淺。
陳秋銘見識和經驗尚淺,暫時消化不了大多《邪王密卷》的武藝精髓,但他已經全部記下,慢慢消化唄。
眼下,陳秋銘唯一頭疼的是怎麼找到張居翰。長安城都轉遍了,張居翰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都去過了,還是沒有,自己是不是遺漏了什麼關鍵資訊?
陳秋銘突然心中一動,張居翰是補天閣主,按聖門傳統,補天閣都是些什麼人?刺客。刺客一般什麼時候出來活動?深夜。難道要大半夜出去找才能找到?
當夜,陳秋銘出現在皇宮的某處屋頂上,在一處院內,陳秋銘居然發現,十幾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正在練劍,最令他震驚的是,這群人,劍法居然頗為高明。
突然,陳秋銘內心一驚,陡然橫移半尺,反手一掌向後拍去,正好和襲來的掌氣拼個正著,轟的一聲,陳秋銘退了好幾步。
“你是何人?”
陳秋銘看見來人相貌後大喜,躬身說道:“陳秋銘見過師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