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路向北(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秋銘聞言咬牙切齒道:“師傅放心,只要他不是大宗師,他死定了。”
薛洋欣慰地點了點頭,又說:“第二件,替我送一樣東西給張居翰。張居翰是補天閣主,也曾是皇帝身邊的太監,莊宗死後,告老還鄉,《邪王密卷》,也是我和他一同獲得。為了爭奪《邪王密卷》的歸屬,我和他大打出手,最後兩敗俱傷,甚至還引起了北門賊子的注意。”
“去年為師之所以落水受傷,就是受傷之後,又被北門四大宗師級高手追殺,要不是老子跳崖潛入江底,恐怕還很難脫身。現在《邪王密卷》的武功你我基本已經融會貫通,東西還是給他吧。放心,他比我還關心聖門傳承,對於聖門弟子,他維護都還不及,更不會傷害你。”
“第三件,四年以後,也就是天佑七年二月初二,是我聖門十年一次的宗門大會,屆時,你跟隨賈家父子前往南詔。四年之後,我要是還在,你我自然能再相見,我要是不在,你就是新一任花間門主,一會,我會將本派護派尊者的聯絡方式告知與你。”
陳秋銘此時還沒有完全理解薛洋的話,笑道:“以師傅的武功修為,再活一甲子輕而易舉,花間門主還是您親自擔當吧。”
薛洋不置可否,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將《邪王密卷》給了陳秋銘,就獨自離開了。
翌日一早,陳秋銘早早起來送別師傅,推開薛洋的住處,早已空無一人,陳秋銘望著空無一人的床鋪,悵然若失......
僅僅過了一個時辰,陳秋銘就收拾好心情,打點好行裝,決定去完成師傅交代的三件事。
《邪王密卷》只是一卷羊皮紙,被陳秋銘貼身藏好,另外,陳秋銘只收拾了幾件衣服,拿上了最近幾個月天涯海閣和“醉仙釀”、“英雄淚”的分紅的銀票和一些碎銀子。
銀票是陳秋銘為這方世界做的第一個貢獻,短短一年多,很多大型錢莊紛紛效仿賈貴的興隆錢莊,推出各自的銀票。
不出陳秋銘所料,這年頭燒酒真是暴利,僅僅幾個月,光陳秋銘一人,就分得近萬兩銀票,陳秋銘給師傅孝敬了一些,自己身上,還有幾千兩。
走之前,陳秋銘先去找了賈歡。一是告別,二是打探採花賊的訊息。
採花賊最新的訊息,是在揚州現身,陳秋銘斟酌片刻,決定先北上長安。
《邪王密卷》太珍貴了,只要訊息洩露,不知多少人要搶,還是先交給張居翰為妙。
天佑元年,也就是前年,朱溫幹掉唐昭宗,立年幼的李柷為帝並遷都洛陽,長安城皇宮都被朱溫下令拆了,很多城內房屋都被付之一炬。
但師傅告訴自己,張居翰肯定在長安,長安城這麼大,茫茫人海,自己要去哪尋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怎麼樣,先到長安再說。
陳秋銘買了一匹好馬,獨自上路。
這是陳秋銘穿越後,四年多了,第一次出遠門,本來李純還想著和自己同去,但想了想,就被陳秋銘拒絕了,還找了個理由,說在“天涯海閣”和兩樣美酒的生意不能沒人管,儘管李純對於陳秋銘獨自闖蕩江湖還是有些不放心,但陳秋銘心意已決,只能同意。
大唐末期的疆域,一共分十道,分別是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一共有三百六十個州(府),一千五百多個縣。
陳秋銘所在的成都府,就是劍南道,他選擇的路線,就是經漢州、綿州、劍州,過劍門關,進入關內。
陳秋銘走的是官道,但一開始並不著急,一路遊山玩水,一路打尖住店,有時還跟商隊結伴而行。
跟商隊在一起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打聽到很多有用的訊息。
有商隊見陳秋銘長得細皮嫩肉,隨身又沒有兵器,以為他只是一介書生,聽說他要去關內,好心勸道:“蜀王治下成都府周遭還算太平,一旦出了成都府界,那就兇險異常了,剪徑之賊多如牛毛,小兄弟一路最好是和有護衛的大型商隊結伴而行。”
陳秋銘真誠謝過,但之後都是隨性而為,有合適的商隊就結伴,沒有就獨自上路,以他的武功,豈會懼怕區區攔路搶劫的小賊?
陳秋銘遇到的第一波攔路搶劫的山賊,是在綿州境內一處山腳下,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幫山賊穿得破破爛爛,連幾件像樣的兵器都沒有,領頭的幾人只是不懂什麼武功的普通人,三下兩除二,就被陳秋銘制服。
十幾名山賊跪了一地,陳秋銘在這些人面前晃晃悠悠笑道:“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搶人者恆搶之,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