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你怎麼愁眉苦臉的?」白婉柔突然發現林軼站在那裡有些欲言又止,而且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便忍不住問道。

對上白婉柔那疑惑的眼神,林軼最終是糾結了好一會兒之後,這才緩緩將自己想說的事情告知於白婉柔:「屬下剛剛得到訊息,說是王妃您的哥哥跟您父親發生了爭執,您父親將他從侯府趕了出來……」

聽了這話,白婉柔下意識便坐著眉頭,似乎沒有想到自己的哥哥會在這個時候跟自己的父親發生爭執,而且還從侯府那邊離開了。

「你先讓人尋一處府邸去給哥哥住,其他的事就先不要管了。」

想著白青庭應該是跟白鳳岐鬧了決裂一時半會兒肯定是不準備再回去了,所以就立馬讓林軼讓人尋一處府邸給他住。

一直都站在林軼身後的白青庭沒想到自家妹妹沒有埋怨自己,反倒是讓人給自己尋找府邸落腳,心中滿是愧疚,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也幫不了白婉柔,還讓她操自己的心。Z.br>

「是。」

隨著林軼離開,白婉柔這才看到,一直都站在林軼等人身後的白青庭,瞧著他滿臉愧疚的樣子,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哥哥,你也別想那麼多,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離開侯府了嗎?以後的日子咱照樣是要過的,只要哥哥你努力向上,一切努力都不會白費的!」

白青庭看著自家妹妹這樣安慰自己,心底那原本還覺得有些羞愧的想法漸漸打消了些,同時更多的是想靠自己的努力來保護自己的妹妹。

與此同時,有邊境的訊息傳入京都。

是陳儒之讓人從邊境傳來的捷報,說是打贏了這場仗。

霎時之間,打贏勝仗的訊息傳遍了整個大街小巷,現在整個京都上上下下都在讚揚陳儒之,說陳儒之不愧是建安王,還說京都有陳儒之在,隨了老百姓就不用再擔心有戰爭再吃苦了。

皇宮裡,皇帝跟太子鄭忱也收到了捷報,同時也知道了京都裡那些老百姓們對於陳儒之的讚揚。

太子鄭忱認為陳儒之聲譽過高,擔心陳儒之功高震主,便開口提醒皇帝:

「父皇,眼下這陳儒之不過是打贏了勝仗而已,整個京都的百姓居然對他有了這麼高的讚揚,兒臣實在是擔心他功高震主,萬一哪天起了謀反之心,那可如何是好?」

向來都比較不輕易相信人的皇帝在聽了這話,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認為太子鄭忱所言極是,眼下陳儒之在京都裡受到了那麼多百姓的讚揚,百姓們對他肯定更加以愛戴,若是他哪天真是起了謀反之心,那他這個皇帝豈不是坐不住了嗎?

想到這,皇帝有些煩躁起來,一把丟下手中的摺子,看向太子鄭忱問道:「那你可有什麼好法子能鎮住陳儒之?朕倒是覺得他這麼招百姓們愛戴,過不了多久,肯定會起謀反之心啊!」

太子鄭忱本來也就是故意把那些話說給皇帝聽的,為的就是能夠儘快除掉陳儒之,以免後顧之憂,一臉笑意地說道:

「兒臣倒是有一法子,那邊是找人傷了白婉柔,讓陳儒之心亂,俗話說的好,關心則亂,這樣陳儒之肯定會因此而兵敗,到時候,兒臣自然而然的便有了好藉口從他手中接受兵權,倒也免了他會謀反的後顧之憂,父皇以為如何?」

「朕覺得這個法子很好!就用這個法子!你快快去辦!」皇帝現在對於自己這個兒子鄭忱可以說是越來越喜歡了,當下便同意這個法子,揮了揮手就讓他去辦了。

一直都想動手,卻一直沒找到機會的太子鄭忱見此,也沒有絲毫猶豫,對皇帝行了個禮之後,便去著手辦這件事去了。

建安王府內,白青庭也從外面得知了陳儒之勝利這件事,心中很是歡喜

,覺得他們之前的功夫都沒有白費,便提議道:

「眼下妹夫既已大獲全勝,為兄剛好也想去邊境找他訓練一段時間,婉柔你意下如何?」

白婉柔對於哥哥白青庭的這個提議自然是覺得很好,「哥哥既然想去,那便去吧,正好也可以鍛鍊一下,不過現在已經到了午時,咱們還是先用膳吧,等用完膳我再讓人送你去邊境與王爺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