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陳老爺子齊夫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通城南,寒書齋。
這間私塾,面積不大,裝潢不精,學生卻多。
從書齋裡,傳出孩童稚嫩的聲音。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著之不如今也?”(注1)
薇薇讀書聲,朗朗如清風,縱使是聽不懂,心有所喜,倒也能聽得津津有味的。
“停。”
頭頂銀絲稀疏,沒剩幾根的齊老夫子,看了眼天色,站起身來,將書本合上,說道:“時候不早了,諸生回家吧,今日便到這兒了。”
臺下坐著的小娃娃們都穿著款式一樣的衣服,面露喜色,一起起身,面朝齊老夫子拱手鞠躬,齊聲道:“有勞先生!先生再見!”
齊老夫子揮了揮手,說道:“都回吧,路上小心。”
齊老夫子話音未落,那些小娃娃就嬉笑著將書本收進自己的小書包或是小書箱裡,三三兩兩,說笑著走出了寒書齋的大門。
齊老夫子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也是無奈地搖頭笑笑,收拾收拾東西,也準備回家了。
寒書齋就三名教書先生,三人本就是同年,還都是平通附近的泥腿子出身,考上秀才之後,家中既無田產銀兩,自己有沒有向上的門路,亦沒有驚豔的才情,也就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法了。
三人失意之下,就回了平通,辦了這座寒書齋。
天寒食寒家世寒,唯有書頁添暖炭。(注2)
寒書齋便是取自此意。
三人開辦寒書齋,就是為了能讓和他們三人當初一樣貧寒、好學的孩子,能有書讀,能少走些彎路,不至於像他們一樣,蹉跎到這般年紀。
老了,就沒希望了。
齊老夫子走出書齋大門,叮囑好門房,讓他夜裡記得鎖門。
其實哪裡用得著鎖門,寒書齋收的學費本就不多,能維持日常運作,發得起三位老秀才和這門房的工錢已經實屬不易,哪有什麼閒錢去置辦裝飾?
門房也只是心裡想想,嘴上也沒說什麼,點頭答應就好。
齊老夫子滿意地點點頭,就要離開,忽然有一老頭湊上前來。
“是寒書齋的先生嗎?”
這老頭正是為二狗讀書一事操心的陳老爺子。
“對,我是。您是?”齊老夫子疑惑地問道,看向了一旁的門房。
門房會意,出言解釋道:“這老丈來了得有小半個時辰了,說是想來問問他孫子能不能來咱書齋讀書。”
齊老夫子瞭然,看了看陳老爺子清苦的穿著和身上的泥點子,和善地笑道:“您裡邊請,我和您詳細說說吧。”
隨後有些責怪地對著門房說道:“你也真是的,我不是說過了嗎,有人來訪便請進書齋裡面坐著等。怎好意思叫別人站在門外?太失禮了!”
門房有些委屈,陳老爺子趕忙幫他辯解道:“先生誤會了,剛才這位小兄弟叫俺進去來著,但俺不是聽見裡面孩子們在背書嗎?俺這要是進去吵到了孩子們,那就不好了。”
陳老爺子看了眼門口上方寫著“寒書齋”三字的牌匾,心裡有股敬畏之情。
此時大唐風氣便是這般,文人地位崇高,武人則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