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此計入袖合生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房樂池強忍著悲痛,小心翼翼地接過宋善來,只覺一陣強風拂過,眼前沒了宋天行的身影。
這和王肅那劍法的第一式藏鋒一樣,他們並不是真的“消失”了,只是速度太快,快到了極致,以至於當時的宋善以及現在的房樂池,都無法看清他們到底是如何踏出第一步,如何行進的。
房樂池看著懷裡的宋善,半是悲傷,半是自責。
要是我當時再強硬一點,堅決不讓少閣主以身作餌,少閣主怕也不會......
房樂池嘆了口氣,伸出手來,幫宋善合上了雙眼。
王肅奪路而逃,雖然跑得很急,但總得來說有條不紊,就和這次殺宋善一般。
其實,宋善會死,多半原因還是由於他過於自大了,都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宋善卻是自詡聰明,竟然以自身為魚餌,涉險釣王肅上鉤,孰不知是魚還是漁夫,在沒有將魚釣起來之前還猶未可知。
之前王肅便好奇,自己進西羅城的時候,宋善分明身邊除了房樂池還有四名護衛的,結果那日在西羅前往太原的路上截獲密信之後,他身邊便只有三名護衛了。當時他還沒有多想,起先只是以為那名護衛躲在暗處隨時準備偷襲,來一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但後來經過了多日的觀察以及盧陽廟的事情後,他便後知後覺,想明白了大致的情況。
那失蹤的第四名護衛,其實就是那日從西羅出發,走近路去太原的信使。
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宋善他們是知道繡衣司派了刺客來殺他的,那他不可能不知道刺客肯定在暗中窺視他,以求尋得機會進行刺殺。但,宋善明知道有人在監視,仍然是大搖大擺,絲毫不作掩藏地派人直接從最近、最顯眼的一條路送信回太原。
這未免顯得有些過於愚蠢了。
所以,宋善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讓王肅,或者說來殺他的刺客放鬆警惕,告訴對方:我知道你來殺我了,但是我不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來殺我了。
額,這一段聽著可能有點繞......
但說白了,宋善的做法就是讓刺客,透過“努力”來掌握他自以為的更多的資訊,從而讓對方自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掉以輕心。而宋善自己則可以將計就計,假裝中了對方的調虎離山之計。
但很可惜,棋差一招,弄巧成拙。
人算不如天算,若繡衣司派來的真是個普通的江湖武夫,哪怕同樣是內功貫川通流,外功縱橫,怕也是著了宋善的道兒。
但現實就是現實,並沒有所謂的早知道,他遇見的,就是王肅,就是收債人。
雖然王肅也錯誤估計了宋善的武功,但仍舊在他的容錯範圍之內,王肅單打獨鬥之下,依舊可以殺了他。宋善也錯誤估計了王肅的實力,可卻並不在他的若錯範圍之內了,他應付不了王肅。
所以說,做事,還是要給自己留有較大的餘地,有十分力,便去做七分事,縱然七分變八分、變九分,依舊可以做好。但若是十分力做九分事,一不小心出了岔子,未必還有機會去彌補。
宋善便是如此,太過冒險了,太過自大了,於是就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叫自己償還了所欠的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