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春節,對袁熙來說是雙喜臨門,正月初三接到劉協的聖旨,冊封他為大將軍。

袁熙聽到聖旨發出的日期,明白這原本應該在年前就到的,拖延到現在看來是劉協搞的小動作。

曹操怎麼可能會讓大將軍之位給自己,看來這是劉協趁著曹操不在許都發出的聖旨。

還要繞過荀彧等人,這應該是偷偷摸摸的送出的。

不過這些事不關他的事,自己得到實惠就好了,至於頭疼之事讓曹操去頭疼,反正劉協跟曹操鬥法不是一兩天了。

大將軍在東漢可是權利極大的,位在三公之上,可以自行決定征伐不臣,東漢的權臣幾乎都是大將軍。

從霍光到梁冀,再到何進,每一個都是權勢赫赫,曹操當年挾天子就是把自己封為大將軍,只是袁紹不幹了,這才無奈的讓給袁紹,自己做司空。

自從袁紹死後,大將軍之位一直空著,袁譚也只敢自封車騎將軍,現在終於落在自己頭上了。

正月初七訊息傳來,夏口之戰結束,曹操戰敗,手上的水軍幾乎被孫劉聯軍一掃而光。

雖說沒有歷史上赤壁之戰那麼慘,但也讓曹操至少好幾年無法南征,沒有水軍根本沒法征伐南方。

這一敗的結果不僅僅是損兵折將,最大的影響是曹操的後方要亂了,與之相對的是劉備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穩定地盤。

劉備軍越過江夏郡區域,佔領南郡的洞庭湖以北,華容縣以東的三角區域。

曹操退守當陽、枝江防禦東面的劉備,南面以長江為界,佔據南郡的江北地區,只留一個江陵城給劉琦。

而江夏郡的江南部分依然在孫權手裡,不可能還給荊州,以前是強佔的,但現在三方承認了。

這同樣讓江東減少了壓力,免的要重兵防禦劉琦、劉備有收復失地的打算。

只是這樣一來,劉琦的勢力就被困在中央了,手上僅有荊南四郡,地盤雖說很大,但卻不是好地方。

這時代的荊南四郡,不僅窮、人口少,而且武陵蠻、長沙蠻、零陵蠻層出不群,其中武陵蠻是西南夷中最強大的。

這些被稱為蠻族的民族,應該是後來苗族等西南少數民族的前身,跟南下的羌族融合後,形成後世的西南幾十個族群。

在這之前,這裡的所謂蠻族,應該是百越族的後裔,亦或者說是九黎族的後代。

由於生在山林,長在山林,極擅長山地作戰,很難剿滅,因此歷代的統治者只能用懷柔的手段讓他們不鬧事。

劉表最大的功績,其實就是讓這些蠻族安定下來,和漢人和睦共處,漸漸的融合到一起。

當然,現在要說融合還早,但卻是武陵蠻在劉表後期,幾乎很少鬧事,能夠跟漢人和平的交易、相處。

在這之前可是時不時的攻破縣城,威脅到荊州的安全,其實說到底是漢人欺負他們造成的。

劉表壓制住漢人豪強奴役他們,這功績是要肯定的。

正月十五許都發生了件大事,把撤軍回去還在半路的曹操氣的吐血,當時就昏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