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章 曹操的世子該是誰呢(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熙為何要兒子尊敬姨娘,那是因為他知道,若是不把姨娘當母親,那以後的亂事免不了。
沒看曹操死後,曹丕把他的侍妾,只要沒生過兒子的,都幾乎一掃而光的收入自己房中,氣的他母親都啐他禽獸。
這時代的漢人,其實有些惡習跟遊牧民族沒兩樣,時代在進步,思想也同樣,到了東晉時代才真正有了嚴格的倫理。
這裡面恐怕也有南下的漢人,因為北方被五胡佔據,從心裡對遊牧民族的痛恨,到鄙視他們的野蠻。
然後為了彰顯漢人有文明教養,開始更嚴格的規定倫理道德觀。
只是他們沒想到,鮮卑人會完全漢化自己,都不用武力壓迫,他們就自主的選擇更先進的文明。
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綿延了幾百年,直到宋朝才真正完成融合,也帶來了儒學第二次高峰,理學時代。
不然哪來的髒唐臭漢的說法,說明一直到唐朝還是倫理錯亂的時代。
就李家父子那些騷操作,足夠讓後人掩面唾棄,什麼兒子娶小媽,公公強搶兒媳婦,那是人乾的事嗎。
建安十四年四月十二,黃道吉日,袁熙冊立世子的訊息已經傳遍大漢。
不僅河北勢力的人道賀,就連曹操、孫權、劉璋、劉備等人都送來賀禮,燕京城頓時成為天下人矚目的地方。
“袁顯奕好魄力,吳氏早逝,依然立其子為世子。”
“不不,屬下聽說是袁顯奕現任妻子甄氏請求的。”
“哦!看來這位甄夫人賢德呀!”
曹操對這事最感概,他同樣面臨立誰為世子的選擇,臣僚中大致分為兩派,一派主張立次子曹丕,另一派主張第五子曹植。
還有少數人選擇支援第三子曹彰,而曹操更看重曹彰,只是這個兒子跟他年輕時一樣,平生最大的願望是領兵作戰,對世子之位毫不在意。
而且曹彰有個最大的弱點,那就是毫無心機,的確不適合做上位者。
現在見到袁熙立世子,曹操羨慕之外更加糟心,自家那兩個兒子都是不省心的。
別看曹植風度翩翩,號稱才高八斗,可同樣背地裡小動作不斷,而且最蠢的是他跟楊修關係極好。
不是說楊修人品不好,才華不好,而是楊家是鐵桿的保皇黨,你跟他相交莫逆,這不是送菜給劉協嗎。
可曹操又實在厭惡曹丕,這才遲疑不決的,歷史上是賈詡幫他下定決心的,可現在老賈在袁熙那呢。
當年曹操問計於賈詡,二子之中選誰更好,賈詡沒回答,只是悠悠的來了一句:“主公忘了袁譚袁尚乎?”
狡猾的賈詡才不要直接建議,就這句話足夠讓曹操驚出一身冷汗,立小兒子為繼承人,那是要滅國的。
除非這個小兒子,原本就是眾望所歸,否則支援嫡長子的人,都是大大超出支援其他兒子的人。
“仲德覺的子桓如何?能比得上孫仲謀嗎?”
曹操感概之後,忽然問出這話,把程昱問的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