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 荊州變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安十二年八月十五,河內失守被袁熙兼併,洛陽八大險關也全部被袁熙收入囊中。
在這前兩天劉表病逝,比歷史上早了整整一年,臨終前上奏朝廷,立長子劉琦為荊州牧,從子劉磐輔佐。
並任命劉備為江夏郡太守,次子劉琮為南郡太守,可僅僅過了七天,曹操渡過漢水兵臨襄陽城下。
沒了劉表的威望,蔡瑁如何甘心做劉琦的臣子,秘密說動了蒯越蒯良兄弟兩,獻出襄陽投降曹操。
蒯氏和蔡氏一樣,都是襄陽人,蔡家在襄陽蔡州,蒯家是襄陽中廬人,兩家的核心利益都在襄陽,自然不願襄陽利益受損。
最好的辦法就是曹操給他們待遇,而他們獻出襄陽,甚至整個荊州。
劉琦劉琮兄弟兩還一無所知,沉浸在劉表的喪事之中,荊州主簿伊籍素來於劉備交好,察覺情況不對,暗中找劉備,讓他馬上離開襄陽去江夏赴任。
劉備大吃一驚道:“此事必須告訴大公子呀,若為了自保悄悄離開,備何面目日後見兄長於九泉之下。”
伊籍苦笑的勸道:“明公離開有赴任之藉口,不會引起蔡蒯兩家懷疑,可大公子是荊州之主,如何離開?”
劉備站起來來回踱步,關羽張飛等皆焦急的望著他,眼下劉表喪事,眾人都在襄陽,可士卒卻留在各自的駐地,襄陽城大多是蔡瑁手下。
真要殺出去難保沒有閃失,就算關羽這萬人敵都不敢保證能護好大家。
終於劉備停下腳步,用力的一揮手道:“寧可人負我,我不可負人,劉景升以一郡之地託付給我,我怎可不救其子嗣,死則同死,大丈夫絕不留萬世罵名!”
伊籍既無奈又佩服,當頭一拜道:“明公仁德,天下無雙,籍願與明公共存亡。”
孫乾見劉備做好決定,當即起身道:“主公勿優,乾去找劉磐公子,其在荊州頗有聲望,或許能殺出一條路出去。”
劉備一聽大喜,也對,孫乾是最早來荊州的,當初劉備戰敗欲南下投靠劉表,又不知其心意,正是孫乾打頭站跟劉表接洽的。
原因很簡單,孫乾是大儒鄭玄的弟子,劉表不看別人的面子,也要給鄭玄面子。
果然,劉表對孫乾極好,連帶著劉表的子侄都跟孫乾交情不錯,他去見劉磐不會引人注意。
很快劉備這邊悄悄動起來,陳到和趙雲四處查探哪裡防守薄弱,伊籍也悄悄去聯絡自己的心腹,準備起事。
這時候劉磐的作用顯現出來了,作為劉表的侄兒,劉磐是以勇猛能幹出名的。
在劉表入荊州不久,劉磐就來到荊州投靠叔父,兄弟兩原本被安排在長沙一帶對峙江東。
當年的孫策對他都頭疼,直到太史慈坐鎮,專門對付劉磐,他才沒再襲擾江東。
老黃忠就是他手下的大將,加上他的親弟弟劉虎,也是一時人傑,在荊南四郡擁有很高的威望。
跟孫乾秘密長談之後,劉磐馬上讓自己弟弟劉虎出城,名義上說先去守著劉表墓地,等候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