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 插手曹劉之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隆中位於南陽郡中廬,跟樊城隔著漢水相望,此時的曹軍已經攻克樊城,但無法渡過漢水。
漢代的漢水江面很寬,荊州的水軍又佔據絕對優勢,除了江東的孫權,幾乎沒人在水上能夠跟劉表抗衡。
另一面的合肥城,張遼死死守著落入下風,歷史上的逍遙津大勝不可能在這重演。
因為指揮作戰的人不同了,張遼能夠守住就算幸運,他要面對的是連曹操都無法戰勝的周瑜。
劉備那邊也打的異常艱苦,進入豫州攻克吳房之後,在安城遇到曹仁強有力的阻擊,背水一戰的曹仁所部,讓劉備無法寸進。
安城背靠汝水,城池高大堅固,曹仁又善於用兵,饒是關張趙異常勇猛,但面對大軍也只能望洋興嘆。
三條戰線互有得失,可劉表這一倒下,荊州內部頓時失衡,分為三派支持者,互相較勁簡直是火上澆油。
黃家支援劉琦,蔡家支援劉琮,蒯家中立意見莫名,而兗豫二州流亡荊州的名士們大部分支援劉備。
躺在病床上的劉表左右為難,他知道自己兒子恐怕守不住基業,但讓給劉備他又不甘心。
“主公不可再坐觀成敗了,為今之計必須要給曹操加點壓力,僕建議出兵河東,下弘農斷了關中聯絡,如此馬騰、韓遂必定撤軍,劉表能借此緩過一口氣,到時候咱們再退回……”
六月驕陽似火,荊州重啟大戰,曹操改變進攻方向,令夏侯淵坐鎮樊城吸引劉表主力,他親自則揮師東去,聯合曹仁攻打劉備。
這一戰曹軍打出一場大勝,劉備損兵折將,退守桐柏山一線防禦,曹操分兵合肥,擊退周瑜的進攻,合肥之圍解除。
襄陽城頓時大亂,紛紛請求劉表早立嗣子,以安民心,龐統見此馬上向袁熙建議出兵。
此時的河北已經平定了中部鮮卑,俘虜扶羅韓後,徐庶建議把他送還給步度根。
並在中部鮮卑原有的十二部落中,分封十八個鮮卑大人,劃定各自部落的遊牧範圍,並派出護鮮卑中郎將管理。
袁熙這一手學自後世的皇太極分化蒙古人,草原太大了,要想全面漢化極為困難。
在這沒有工業革命的時代,想要吞併整個草原是不可能的,光是路途遙遠就夠受了。
能做的只有控制住漠南部分地區,其餘的只能交給遊牧民族管理,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制他們部落兼併,壯大成一個巨無霸。
田豫被任命為護鮮卑中郎將,同是田疇被任命為護烏丸校尉,駐守遼東跟蘇僕延合作。
名頭雖是護烏丸校尉,其實目標還是鮮卑,只是看管的是東部鮮卑罷了。
由於東部鮮卑很早就投靠袁家,袁熙不好像中部鮮卑那樣處置,但也同樣以老大的地位,給他們各自劃分地盤,不許互相征伐。
騰出手的袁熙的確可以出兵參與曹劉爭霸了,只是直接參與荊州爭奪不合適,龐統這建議正是時候。
接到命令的高幹,馬上派出高覽出兵,並不佔據整個河東郡,而是沿著王屋山一直往南打進弘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