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遼西大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端氏縣位於沁水西岸,是河東唯一一座位於沁水的縣城,緊靠著上黨郡。
整條沁水從晉北南下,貫穿幷州衝過太行山一直到河南,僅僅在河東端氏縣突出一角是經過河東郡的。
拿下此處後,幷州就可以以沁水為交通要道,無論是運兵還是運糧,都要快速方便許多。
沁水後世叫沁河,在新中國以前從未斷流,河寬400到1200米不等,屬於黃河的一級支流。
而且沁水無黃土流沙,落差不大,除了穿越太行山的那一段水流湍急外,其餘的流速都算平穩。
而且沁水貫穿山西河南兩省,衍生出幾大支流,更是覆蓋了兩省大片面積,對日後拿下整個幷州大有好處。
半個月後,朝廷旨意授予袁熙幽州牧,這是這次談判的福利之一,雖說有沒有都一樣,實際上他就是幽州控制者。
但有了這頭銜,就更名正言順了,州牧權利大於刺史太多了,按漢朝的規矩,刺史其實是無權管轄各郡太守的,只有監督之權。
但州牧則是軍政大權集於一身,有權廢黜太守,舉薦合適人選擔任太守,朝廷一般不會駁回。
這一來他原先任命的那幾位,就可以名正言順了,最大的好處自然是對遼東用兵師出有名。
公孫度能夠自立遼東,除了烏桓人隔絕、天下大亂之外,最大的原因正是幽州無州牧管轄。
自從公孫瓚殺了劉虞,幽州就只有刺史而無州牧,袁熙更是袁紹私自任命的,人家不給你臉你也沒辦法。
但現在不同了,建安十年八月,曹操和劉表暫時休戰,退兵到新野,馬騰韓遂回到關中繼續對峙。
幽州公佈了遼東公孫康十大罪狀,什麼殘害士族,虐殺百姓,不停號令,有僭越稱帝的野心等等,大舉向遼西進軍。
遼東公孫度沒死之前,就私自劃分領地,弄出遼西和中遼兩郡,更是渡海登萊地區,佔據那裡後成立營州、自任為平州牧、遼東侯。
袁熙這次對公孫康發動戰爭,不臣的理由最是充分,連曹操都看不過去,下令鎮守青州一線的張遼,同時出兵收復登萊。
曹操早就想殺了公孫家族了,建安八年曹操為了拉攏他,特意請旨封他為永寧侯。
可這傢伙不僅不領情,還輕蔑的說我在遼東稱王,要永寧侯這爵位幹嘛,把侯爵印綬扔進府庫,壓根不理會曹操的好意。
曹操是真被他氣的吐血,要不是遼東偏遠,又被河北阻隔,曹操真能發兵滅了他。
這回袁熙征伐正中他下懷,雖說此舉會讓袁熙擴大地盤,可攻下相對更容易的登萊地區,曹軍的地盤同樣也擴大了。
再說遼東苦寒,路途遙遠,袁熙就算打下遼東,在他看來也是傷筋動骨的,因此他根本沒想在這時干涉。
甚至還暗戳戳的準備,一旦幽州真的傷筋動骨,他就趁機攻打渤海郡,然後借道滅了袁熙。
當千算萬算,曹操沒算出袁熙這次親自領兵攻打遼東,速度之快,戰果之輝煌讓他瞠目結舌。
八月二十九,遼西郡郡城陽樂城外,經過半個多月的鏖戰,幽州所部快速推進,三分之二的遼西郡被席捲一空。
當然,遼西郡本來也沒多少城池,大半個遼西郡其實是烏桓人的天下,正是蹋頓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