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頓從此改名為丘蹋頓,並昭告烏桓各部,他們的烏桓大人從今往後是漢人了,丘力居部毫無反抗的被併入幽州漢人中。

訊息傳出後,蘇僕延舉族投降,袁熙上表劉協,冊封蹋頓為遼西郡太守,蘇僕延為玄菟郡太守,舉族遷往玄菟郡,打散跟漢人混居。

與此同時,右北平北部的烏延部退出幽州,但很快就發現族人紛紛逃亡,自動歸化漢朝,整個幽州僅剩難樓一部烏桓人。

“主公,難樓求見!”

剛剛回到薊城的袁熙,還沒歇一口氣,難樓就到了薊城求見,明白對方急了,他也不造作,直接讓人進來。

“大漢渠帥、烏桓難樓拜見州牧大人!大人千秋!”

難樓一進來,就給袁熙行了個大禮,可這話讓他驚愕住了。

大漢渠帥的確是幽州境內烏桓被朝廷冊封的。只是那是光武帝劉秀冊封的,這都過去兩百年了,烏桓人早就沒人自稱這封號了。

漢光武建武二十五年,烏桓大單于郝旦,率領九百二十二名烏桓各部落首領投效漢朝,大漢從此設立護烏丸校尉管理。

但投效不等於歸化,烏桓保留著自己的遊牧生活,只是臣服於漢朝,相當於屬國一樣。

劉秀為此冊封了王侯等爵位,大部分部落首領被封為渠帥。

難樓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我本來就是大漢朝的臣屬,你袁熙這樣幹不對,那是違背先皇,強逼烏桓人當牛做馬。

反應過來的袁熙哈哈笑道:“難樓賢弟此言差矣!大漢渠帥可不敢搶掠百姓,可自從桓靈以來,烏桓可沒少搶掠漢人,我看賢弟還是不要堅持了,都是一家人何必呢。”

難樓臉色微變,偷看一眼袁熙,發現他正目光灼灼的望著自己,心中一凜。

糾結了半晌道:“我哥是袁家女婿我可不是,再說顯奕你也不是我長輩,咱兩是平輩,要降我也只能降漢,不是幽州。”

袁熙盯著他,搖搖頭嘆息道:“賢弟想好了,要知道先皇光武當年,可沒讓你們進入幽州這麼深入,僅是在長城附近遊牧,負責守護長城沿線,你要翻出舊曆,那我也只能按照朝廷律法。”

難樓面色一緊,強硬的說:“長城就長城,大不了我部撤回烏桓山,蹋頓不是成為漢人了嗎,那烏桓山他就不能再佔著了。”

“你認真的?”

“是!”

袁熙嚴肅問道,難樓艱難的擠出一個字,手心全是汗,現在他的部眾絕不是幽州對手,他心裡明鏡似的。

只是不甘心被兼併,這才打算能談好最好,不行的話就回到烏桓故地。

烏桓山在科爾沁草原中,大興安嶺南端,的確是水草豐美的好牧場。

可隨著烏桓人不斷南遷進入幽州,烏桓山附近除了王庭外,剩下的都是散居的牧民。

畢竟牧場再好,生活也不如漢人居住地來的舒適,一代代的首領,在不斷跟大漢接觸中,學會了舒適的生活,再也不想去草原。

而且烏桓山附近強敵環繞,原本烏桓強盛時是不怕的,可丘力居之後,烏桓衰弱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