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 勸降鮮于兄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二公子好手段,竟然能讓烏桓人動手抓捕某,佩服佩服!”
田豫不回答,而是滿臉不屑的對他拱手說道,這語氣就差說他勾結異族了。
倒是鮮于銀嘟嚷道:“我哥跟國讓是好友,這又不是秘密,沒見識的公子哥,這都不懂。”
鮮于輔轉臉瞪他一眼,回頭抱拳道:“當年要不是令尊本初公,某也無法為故主報仇,如今各為其主,某家認了,要殺要剮都不怨二公子。”
袁熙看了眼他們三個,問道:“當年皇叔以仁德待烏桓人,公孫主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知三位覺的誰對誰錯?”
三人見他不說殺自己,也沒見他招降自己,反而問起這問題來,都不解的望著他。
袁熙笑道:“三位都是幽州老人,而且是本鄉本土的,熙被陛下任命為幽州刺史,此事關係到邊疆安全,還請不吝賜教。”
田豫深吸一口氣道:“袁二公子真心要為大漢牧守邊疆嗎?”
袁熙鄭重道:“他曹孟德年輕時願為漢徵西將軍,熙為何不願?”
這話讓田豫一滯,他是一直支援曹操,鮮于輔兄弟其實當初想過投靠袁紹,是他勸說二人支援曹操,兩人才投靠曹操的。
可今天袁熙問出這話有雙重意思,一個是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另一個何嘗不是取笑曹操言而無信,現在只顧著爭奪中原了。
鮮于銀卻大聲叫起來道:“二公子若真心為幽州百姓,某家願降!”
“二弟!”
鮮于輔失聲叫道,卻見自家弟弟哼一聲道:“二公子說的沒錯,曹孟德已經忘了初心了,咱們為何要為他賣命,幽州是咱們的家鄉,守護家鄉父老是咱們的夙願,也是老主公一生的心願。”
袁熙正色道:“熙會參與中原爭奪,但前提是幽州安穩,收回所有大漢疆域,無論是鮮卑還是烏桓,可以結盟但敢於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下連田豫都動容了,他支援曹操,正是因為看好曹操日後有可能收回幽州,不然他一個公孫瓚的忠臣,幹嘛去支援曹操。
要知道公孫瓚跟曹操是敵對的關係,那時候曹操是袁紹手下,初平年間兩場大戰,天下諸侯分為兩派,說白了其實是袁家兩兄弟之爭。
其餘的都是跟隨這兄弟兩的小弟,曹操一直是袁紹的屬下,就連他的官位和地盤都是袁紹給的。
而曹操跟陶謙結仇,就是那時候開始的,陶謙是支援袁術,當年出兵攻打的人就是曹操,讓他無法北上支援袁紹大戰公孫瓚。
公孫瓚也是袁術的支持者,還有張燕也是,當初差點逼的袁紹無立錐之地,但隨著袁紹的支持者劉表出兵,斷了袁術的糧道,袁術輸了。
袁紹雖然贏了,但手下的小弟卻健壯起來可以自立了,曹操更是收編了張燕,可以說是非常不厚道的。
《魏書》為曹操隱晦,不願說這段歷史,但無論《蜀書》《吳書》還是漢末其他的記錄,都明確的指出,曹操是袁紹的部屬出身。
“君佐兄降了吧,弟不再勸你投奔曹司空。”
田豫輕嘆一聲望向鮮于輔,鮮于輔一怔,狐疑問道:“國讓你要求死?”
“故主死在袁家手裡,某無法降,但你不同,本初公算是對你有恩義,州牧當年也是與本初公結盟的。”
這話沒錯,劉虞當年跟袁紹關係不錯,袁紹還勸過劉虞登基被拒絕,但兩人未曾因此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