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被發現了,百夫長也就做好了受罰,甚至入獄的準備。

他當初這麼幹,雖然抱有僥倖的心理,但何嘗不是希望能瞞過去,只是……

“既然被發現了,一人做事一人當,這事情和我那兩個親兵無關,請先生勿要為難他們。”

白有意只是勾唇笑了笑,看著百夫長不語。

百夫長見狀,心裡一緊,忙彎腰施了一禮請求道“還請先生開恩。”

白有意“你倒是不為自己求情。”

百夫長再次拱了拱手“是我之錯,與他們無關。”

“行了,你倒是挺護著他們的。”

本來白有意也沒想拿百夫長如何,不過為了嚴禁這樣的事情出現,還是要懲戒一番。

最後,表示罰百夫長三個月的月餉,然後就讓他走了。

本來是想罰一年的,可白有意知道百夫長家中困難,特別是安城也蝗災剛過去不久。

如果要罰上一年的餉,百夫長一家老小怕是要餓死,那還不如直接殺了百夫長來的乾脆。

既然不是奔著要人命去的,那就沒必要把人往絕路上逼,何況也算給了桃花村順勢接下安城的理由,勉強算功過相抵吧。

百夫長出了府衙後,站在大街上,納悶的抓了抓腦袋,自言自語“到底是如何發現的?”

當初弄界碑之前,有親兵望風,也仔細觀察過,周圍並無人。

思至此,百夫長對白羽軍的強大更加震驚了。

原先他只覺得白羽軍雖然厲害,不過是裝備和武器上佔了很大的優勢,現在看來,是他想當然了。

只有桃花村的人知道怎麼一回事,上次驅蝗殺蟲的時候,攸縣和安城就順便的裝上了監控。

當初想著既然是他們姑奶奶的地方,為了提前瞭解情況,以防萬一,沒想到就用上了。

畢竟快要是他們姑奶奶的地方,怎麼能不瞭解清楚情況呢。

所以當初界碑丟失,才會很快就查到。

幾天後,啟國知道安城也沒了,皇帝瞬間就懵了。

不是說攸縣嗎,怎麼變成安城了?

確定訊息無誤後,啟國皇帝沉聲“他們可是出動白羽軍了?”

“稟皇上,並無。”雖然在安城有白羽軍的蹤跡,不過並不多,也沒動刀刃,所以應當不算出動吧?!

有大臣恭恭敬敬的把安城的告示呈送上去“皇上,您請看。”

啟國皇帝閱過後,手撐在龍案上,臉色黑沉,在沉思片刻後,道“事情的起因很明顯是有人挑釁了白羽軍,再栽贓到我們啟國身上……”

不管是不是,也不管外界怎麼想,啟國這邊這麼認定就是了,要不然,面子往哪裡擱。

當然,接連兩城就這麼被桃花村不費一兵一卒的拿了去,啟國面子上也好看不到哪裡去。

可其他國家知道後,看好戲的同時也暗暗同情啟國,畢竟誰都知道白羽軍的實力。

即便只是零散不成隊的白羽軍,也極有震懾力,讓人不敢直視,更別說招惹了。

有了啟國當前車之鑑,其他國家、勢力和部落更加謹慎,生怕被白羽軍找了機會‘平叛’的同時,也把城池扒拉走了。

即便沒有人說,大家也心知肚明的認為,平叛這個說法不過就是白羽軍的藉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