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最終沒讓楊豐失望,他終究還是忠於朱棣的。

當然,他也沒公開倒戈。

韓升突襲蘇州失敗的同一天,馬和的艦隊突然離開了太倉。

沒有接到任何命令,也沒說明離開的原因,這支目前長江甚至江浙沿海最強的艦隊,就悄然駛離太倉,然後駛出長江進入大海,至於去向當然沒人知道,但此舉卻讓太倉,金山等衛全都風聲鶴唳。

畢竟他們如果真倒戈的話,隨時可能在任何一處海岸登陸……

馬和可是燕王親信。

而這支艦隊也是燕王親自主持打造的。

蘇州城內的已經可以確認,就是馬和手下的一千水兵。

雖然他們是水兵,但實際戰鬥力並不比神機營弱,當年為了確保到美洲後遇上意外能夠以武力解決土人的抵抗,這支水兵不但全都是最新式裝備,而且幾乎以神機營相同的戰術進行訓練。而馬和的艦隊目前還有八千多水兵,他的那些戰艦還有強大的對岸火炮,一旦他真進攻沿海衛所,以目前沿海衛所的實力,真的很難保證不被攻陷。所以別說太倉,金山等衛不敢動,就是浙江沿海幾個衛同樣也不敢動了,他們可是縱帆船,不但航速快而且幾乎不用在意風向,從長江口用不了幾天就能突襲杭州。

馬和此舉給蘇州的姚善最大限度爭取到了組建團練的時間。

而長洲,吳縣甚至秘密加入的崑山,吳江,常熟乃至常州,松江等地士紳趁機迅速將一批批倭奴運輸到蘇州,同樣也將各種方式獲得的大量武器,包括火器彈藥運到蘇州。

這時候他們的效率極高。

畢竟這次士紳們是真的為理想而戰了。

別的不說光一個包稅制,就讓他們彷彿回到了最快樂的大元盛世。

那個伺候完異族征服者後,就可以肆意奴役百姓的盛世,話說他們很多可是連某種特權都可以行使,這個並不僅僅是咱大清的魯南蘇北士紳行使,元朝的浙江士紳也這麼幹。異族征服者的必然,畢竟對他們來說不需要在乎面子,他們要的只是穩定的供養,所以他們可以最大限度給那些士紳們對底層貧民的特權。

這是一種交換。

換取後者給他們搜刮財富,確保他們的享受。

而後者得到武力保護,可以盡情搜刮百姓,而不用擔心百姓造反時候自己沒有能力鎮壓,他們的主子會出手的。

其實就像印度的土王們。

大明士紳對大元盛世的懷念,也跟印度土王們對大英的眷戀沒什麼區別。

而就在蘇州士紳整軍經武,等著迎戰朝廷討伐的同時,包括浙江在內各地士紳則以各種方式拖住向蘇州的官兵,儘可能地給他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堵塞運河。

破壞橋樑。

甚至勾結土匪燒糧庫。

……

從浙江到直隸,幾乎所有士紳和地方文官,都心照不宣地給進軍蘇州的官軍制造障礙。

文官也一樣。

他們倒不一定是支援朱允炆。

畢竟這些文官是外地,比如姚善其實是湖廣應城的,他們真正的目的是這種地方對抗朝廷的模式,如果蘇州士紳能夠成功,那他們家鄉計程車紳當然也可以效仿。說到底所謂朱允炆承諾的那些,任何地方計程車紳都是渴望的,福建士紳不喜歡開放出海貿易嗎?

廣東士紳不喜歡開放銀行業嗎?

四川士紳不喜歡取消榷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