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新一代上帝之鞭(第1/4頁)
章節報錯
楊大使都這麼辛苦了,大家當然要體諒他的難處。
所以……
都散了吧!
就像楊大使說的,給這些公侯們抱不平,你們配嗎?
或者也可以說……
你們賤嗎?
“的確很賤啊。
自古以來這種很賤的行為還很普遍。
一群底層搬磚的為億萬富豪們被抓抱不平,一群平民百姓為權貴們受點委屈抱不平,一群被統治的為統治階級抱不平,還有一群奴才為主子們抱不平,彷彿感同身受一樣,卻絲毫不想想你們配嗎?”
楊豐看著被他忽悠散了計程車兵們感慨著。
這些士兵當然也是各回各家。
不過他給他們做出承諾,接下來朝廷肯定要裁撤部分北方衛所。
這是必然的。
隨著蒙古臣服,明朝北方邊防體系的最主要敵人已經不存在,為此而設立的數十萬軍戶也已經失去了作戰物件,而養他們要耗費朝廷鉅額的財政。軍戶也不是真不用朝廷養,否則朱元璋也不用每年向九邊運輸大量的軍糧,光他們的裝備維護,訓練,馬匹,軍服,還有衛所體系下的各級官吏,全都是要朝廷掏錢。大規模火器化以後,光每年訓練費用就是一筆可以說鉅款,所以北方軍戶必然要進行裁撤。
但是……
只是裁撤精簡。
在北方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依然是必不可少。
畢竟蒙古也罷,兀者也罷,這些統統都只是暫時臣服而已。
以後但凡有機會,他們還是要搞事情的。
在楊豐的計劃中,像會寧,燕然還有瀚海三都司不但不能削減,還得增加衛所數量,就像燕然和瀚海,最少也都三個衛,不過不是像內地軍戶這種世代駐防,而是和鯨海這些衛一樣輪值。
但這樣就得讓他們在當地能獲得足夠的利益。
所以還得配套開發。
至於西域四都司,這個他之前已經和朱棣設計好了。
依然是那個武裝屯墾公司模式。
這些地方和漠北兩都司不同,漠北是真沒太大值得開發的,也無法持續不斷移民,而西域四都司就算把目前大明所有人口,全都遷移過去也能夠容納。所以對這四都司得持續不斷甚至世世代代不斷移民,這樣想讓內地百姓萬里遠行,就必須採取武裝屯墾模式。軍戶制度並不合理,而且受朝廷限制,但商業武裝屯墾,那就完全沒有任何限制了,畢竟在那裡做事還是要黑一些。
至於像河南,北平,陝西,尤其是宣大,大寧,遼東這些地方的衛所可以大量削減。
恢復民籍。
衛所田產直接分給他們。
實際上他們也不是說真就非得回南方,這些衛所軍戶還有不少本身就是北方人,只要分了田地,不用每年交近半產量給衛所,那他們也一樣能豐衣足食。再說現在他們就算想回南方,南方也沒那麼多土地,他們北遷的很多都快三十年了,這麼長時間他們的原籍早就出生大量人口,已經不是他們北上時候。他們已經在北方近三十年了,建立起了一起,南方早就沒他們的家了,絕大多數其實分了地之後也就留下了。
大不了給補貼。
像這種軍戶完全可以給他們按照退役來對待。
給退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