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陛下,此番北方舉子所做,的確皆粗陋不堪,實在無可取者。

此輩不過是心中不滿,藉機要挾朝廷而已。

科舉當以公正為先。

陛下以才學取士,才高者進,才疏者退,若皆以鬧倖進,取士之道盡毀,非但使後來者皆以為例,一有不合己心便鬧,更有違公正,使才高者埋沒,奸滑者倖進,此乃大害,以臣之見,當對此輩嚴懲,為首者革除功名禁錮終身。”

劉三吾低著頭說道。

“往科尚有十幾,今科一個沒有的確有些不妥,還是不拘好壞,取三五個以安其心。”

朱元璋說道。

他也被搞得很突然……

其實皇帝陛下這兩年真的沒有了之前那種充沛的精力,尤其是朱允熥逐漸成長起來,絕大多數事情他其實已經不管了。

雖然明白這件事真相,但他還是希望能以和平的方式平息。

他都說到這份上了,就是給出臺階來了。

適可而止就行啊!

“陛下,萬萬不可,此事並非只是幾個舉子鬧事,而是楊豐煽動,那帶頭鬧事的王蕡是他親信,當初他在太原時候,就給他出謀劃策,楊豐此前更是大庭廣眾之下,對他許下進士承諾。這次並未被錄取,他惱羞成怒故意煽動舉子鬧事,想來就是想著挾楊自重,韓克忠,焦勝,施禮等人皆與其勾結。尤其是那施禮,甚至當街行兇,打傷多人,此輩兇頑如此,如何能擔起教化百姓之責。”

張信說道。

其他幾個被召來的翰林,也紛紛附和。

“陛下,臣並無私心,此番所取貢士,僅一人為湖廣籍。

若臣有私心,如何不多取幾個湖廣人?

委實此輩才止於此。”

劉三吾說道。

“坦坦翁,你說他們才止於此,那咱們就在陛下面前,一同看看他們的卷子如何?”

外面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眾人紛紛回頭,然後就看見揹著個大包的楊豐走進來,徑直走到大殿中間,把那個大包往地上一放,從裡面掏出一捆封著的卷子……

“陛下,這是山東籍舉子韓克忠的。”

他說道。

“呈上來!”

朱元璋說道。

不過皇帝陛下明顯有些憂鬱……

這個混蛋跑來湊熱鬧,事情那就不可能簡單收場了。

旁邊太監趕緊走到楊豐跟前,雙手接過那捆卷子,然後快步捧到了朱元璋面前,皇帝陛下接過開啟,取出最關鍵的策論,在那裡看著,看了一會便抬起頭。

“宣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六部尚書立刻進宮。”

他說道。

外面錦衣衛趕緊跑去宣召。

“再拿幾份看看!”

朱元璋說道。

楊豐很乾脆地把王恕,焦勝,施禮三人的拿出,皇帝陛下一份份看著裡面的策論,不過表情明顯越來越難看,而劉三吾低著頭,彷彿於己無關般站在那裡,倒是張信等人不時互相使著眼色,皇帝看完抬起頭,然後目光在他們身上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