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門。

“朱棡,額日任先人!”

……

整齊的吼聲不斷響徹天空。

而城牆上數以萬計計程車兵默默看著外面的狂歡。

“大逆不道,這是大逆不道,魏國公,你為何不出城抓這些刁民?”

城樓上剛剛趕到的晉王,暴怒地質問徐輝祖。

外面現在已經是萬人大合唱……

其實就是一萬人在楊豐的手勢指揮下整齊高喊,所以原本的三萬青壯分三班,然後不停重複著這句話,熟能生巧,在喊了幾百遍之後,基本上已經可以做到很整齊了。雖然說響徹太原是誇張了,畢竟這時候太原城周長二十四里,就是上高音喇叭也不可能有這效果,但在距離也就兩百米的承恩門,這種感受就很直接了。作為被罵的目標,朱棡怒不可遏,更重要的是,他是藩王,這辱罵藩王怎麼也得是個死罪。

我大明罵人可是犯罪。

罵庶民杖十下,罵公侯伯駙馬枷號三月。

罵藩王……

這個的確沒有。

明朝宗室屬於特權階級。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大明是不存在的,同樣涉及宗室的桉子,也不能依照大明律,大明律不管宗室,只能依照朱元章剛發的皇明祖訓。

這是宗室的法律。

而皇明祖訓中恰好有個可以作為參考的條款,那就是庶民敢訐王之細務。

至於處罰……

當然是死罪啦!

不但要砍頭,而且全家要流放邊塞。

既然庶民連批評一下藩王做事是否對都要砍頭,全家流放,那敢日任先人這肯定要砍頭的,甚至嚴重點算大逆夷三族都可以,畢竟他先人還活著呢。

所以晉王的要求按照法律來說其實並不過分。

這些刁民統統都該夷三族。

但是……

“大王,下官已經出城問過,這些刁民所罵並非大王,他們所罵之人與大王同姓,但其名與大王尊諱同音不同字。而且他們還把所罵之人姓名書寫紙上,每人都有一張,的的確確與大王尊諱同音不同字。不過罵人的確是犯法,可下官要治罪,也終究需要苦主,但至今並無苦主,民不舉官不糾。”

旁邊一個文官說道。

朱棡都傻了。

他用難以置信的目光看著這傢伙……

“徐副使,你是在說胡話?這種理由你也能信,還敢當著大王說出?”

旁邊長史怒喝道。

朱棡終於清醒過來,他暴怒地一把抓住那文官衣服……

“你這老狗敢耍我?”

他吼道。

而且還作勢要拔刀。

“大王息怒,徐副使所言,的確是實情,下官部下就有一人,與大王同姓而名與大王同音不同字,此事的確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