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

午夜的黃河岸邊。

“求河神保佑此地風調雨順!”

“求河神賜我個兒子!”

……

在潼關城外無數百姓的虔誠叩拜中,河神駕著他的戰車,乘著璀璨的神光而來,而且河神周圍還護衛著上百青壯,一個個都穿著宋朝軍服,頭上戴著氈笠,手中舉著旗幟,還有些在敲著鼓吹著號,最前面還有盛裝的童男童女在撒著花瓣。

彩紙。

都初冬了,上哪兒找花。

至於這支儀仗……

當然是花錢僱的。

做戲要全套,只要有鈔能力,這都是小事,僱本地的容易洩密,那僱外地的就行了。

但是……

場面真的很震撼啊!

潼關城牆上,指揮使張傑一言不發的看著。

至於出城阻攔……

阻攔個毛啊!

現在跪伏在路邊的,全都是潼關衛軍戶的父母兄弟姐妹,再不然就是親戚朋友,說到底只要是在黃河邊住著的,無論土著還是新移民,對黃河那都是深入骨髓的敬畏,對河神當然也是深入骨髓的敬畏。

平日河神不顯靈時候,張傑自己都帶著地方官員士紳,很虔誠地祭拜河神呢!

現在河神顯靈了。

他自己沒出去跪路邊,就已經屬於恪盡職守了。

城牆上一堆士兵都在拜呢!

“指揮使,回來的兄弟說,吳同知臨死前說河神是楊豐假扮。”

一名部將走到他身旁低聲說道。

張傑沒參與伏擊楊豐,他的確也知道這件事,但他並非參與者。

“他昏了頭,胡言亂語。”

張傑很肯定地說道。

“指揮,的確可疑。

末將見過手電筒,亮光與河神身上亮光一樣,只是河神更強。”

後者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說道。

“你也昏了頭,胡言亂語?這是河神,豈可冒犯,這是黃河,兄弟們以後世世代代住在這裡,你可知弄錯了激怒河神的後果?老夫為陛下拼殺數十年,才得一世襲指揮使,你想我張家葬身魚腹?也不是三歲小兒,如何連這輕重都不懂了,什麼楊豐假扮的?

再敢胡言軍法處置。”

張傑怒道。

然後周圍士兵全都目光不善地看著那軍官。

的確,是不是楊豐假扮,關他們屁事啊!是楊豐假扮,那是大夏國使者,在京城都橫著走的,為何要打擾他雅興?不是楊豐假扮……

潼關衛繁衍至今,一萬多戶拿全家性命賭河神脾氣好?

軍官趕緊請罪。

雖然他很想做什麼,但也很清楚再堅持下去就是犯眾怒了。

就在此時,河神到達碼頭,而碼頭上已經聚集了無數船隻,這是從沿河各處趕來迎接河神的,因為此前遭遇過炮艦襲擊,為了避免再有人膽大包天敢招惹河神,各地百姓有船的全都自發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