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雷霆之怒(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有寧王朱權據理力爭,言明兩國海貿下大明獲利巨大,無奈朝中文官又以洪武皇帝陛下禁海祖制,不可輕易廢除為由,競相反對。在這些飽學宿儒們看來,小小日本,僻處海外一隅,大明允許其朝貢而來,已然是天高地厚之恩,豈能與之商賈往來?失了天朝上國威嚴?
朱棣雖有心破除海禁,卻也深知自己的父親餘威尚在,言明此事容後再議,將其擱置,重賞日本使團之人後,命戶部將製造的銅錢交予堅中圭密帶回,交易白銀 ”“ 。二十餘個窮兇極惡的倭寇頭子也命堅中圭密帶回日本,以本國之法殺之。
耳聞堅中圭密竟以這般殘忍之法將倭寇殺之,朱棣也忍不住微微皺眉,言道:“這光頭賊禿倒也心狠手辣。看來父皇昔日從不與這小小日本來往,倒也並非全然無理。”
他久經沙場,千軍萬馬廝殺下什麼慘狀沒有目睹過?不過這堅中圭密一個和尚竟將倭寇盡數蒸殺,到也頗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回想自己在奉天殿上詢問這個日本和尚海船之事時,對方頗有得色的言及他們此次乘坐而來的海船,也有二十餘丈大小,忍不住轉頭問紀綱道:“那日本和尚乘坐的海船當真有二十餘丈開外?”
“啟奏陛下,微臣曾命手下錦衣衛以繩索丈量日本海船,其最大者寬七丈七尺,長二十四丈三尺。”紀綱恭敬答道。他身為天子親軍錦衣衛首領,朱棣的心腹之人,豈不知這位皇帝陛下對大明船隊出海之事極是關切,早已命手下測量日本海船大小,以待朱棣詢問。
朱棣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把玩木船之際突然發覺這艘小小木船下重上輕,顯見得艙底有重物填塞,忍不住轉頭問鄭和道:“這船中填塞重物,用意何在?”
鄭和躬身奏曰:“回稟陛下,大洋之上,風狂lang高,若海船空腹,則極易側翻傾覆,故此最底層必然以沉重之物填塞,以穩住船身,方能平穩前行。”他昔日乘坐運糧船隊沿海北上,自奉旨造船以來,更多有和工部的造船匠人接觸,此時答覆朱棣的疑問,自然遊刃有餘。
朱棣點了點頭,命鄭和將小船放入水中試試。
竹竿推動之下,木製的船模劃破了平靜的水面,朝前而去。風起之時,桅杆上的風帆吃力之下,推動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朝前而去。
遙見湖面之上驟然風疾,小船雖略微晃動,卻依舊保持著大致的平穩,乘風破lang而去,朱棣滿意的頷首說道:“日本使團中人,言及航海之事,每每面有得色,當真小覷我大明無人,他日朕便要他們親眼目睹我大明的龐大海船,舉世無雙的船隊縱橫大洋之上。”說到這裡,轉頭對鄭和沉聲說道:“我大明須得造出艨艟鉅艦,越大越好,最好能有四十丈開外。”
鄭和躬身領旨之時,不由皺起了眉頭,他這些時日在位於南京北郊龍江關督工造船以來,每每和工部的能工巧匠接觸,自然明瞭這海船大將起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難題無數。
寬闊的奉天殿之上,率軍護送陳天平歸國的左副將軍黃中跪倒在地,向永樂皇帝朱棣稟明此次率軍進入安南後,被胡一元手下兵馬伏擊之事。
待得知曉自己諭旨冊封的安南國王陳天平,大明朝御史聶聰被伏兵所殺,大理寺卿薛品自殺身亡,更折損數百士卒後,朱棣已然是雙手握拳,面色鐵青。
文武百官也被這個晴天霹靂般的訊息驚得目瞪口呆。在他們看來,小小安南不過一隅小邦,胡一元父子不但敢誆騙陳天平歸國殺之,亦且暗設伏兵襲擊大明軍隊,莫非是失心瘋了不成?這個訊息實在太過駭人,以至於一眾朝臣陡然聞得這個噩耗,都覺得難以置信,面面相覷之下尚未回過神來。
寧王朱權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在他看來,安南國王是陳家亦或是胡家,甚至是什麼張三李四,阿貓阿狗,只要肯歸還侵佔的土地,不在邊境惹是生非,對於大明來說,就沒有什麼太大分別。
既然胡家父子已然掌控安南,朱棣更曾遣使冊封,其勢猶如木已成舟,不如索性將錯就錯,承認胡家父子是名正言順的安南之主,將陳天平安置在南京,混吃等死也就罷了。若是他日胡家父子再行侵佔之事,大明軍隊挾陳天平亦或其子孫之名興兵討伐,不失為師出有名之策。豈料竟有如此突變,胡家父子竟在半路暗設伏兵襲擊大明軍隊,殺死陳天平,聶聰,更使得薛品無顏回京,自裁謝罪。
如此之下形勢之下毫無轉圜餘地,兩國交戰已是不可避免。他是太清楚朱棣的性子了,若是誆騙陳天平歸國殺之,襲擊大明軍隊,殺死御史,逼死大理寺卿的這口惡氣都能嚥下,朱老四也就不是朱老四了。
滿面殺氣的朱棣憤然站起身來,怒吼道:“蕞爾小丑,罪惡滔天,猶敢潛伏奸謀,肆毒如此,朕推誠容納,乃為所欺,此而不誅,兵則奚用?”胡家父子詐作恭順,誆騙陳天平歸國殺之,殺死大明官員的事徹底激怒了這個久經征戰的大明皇帝。
身穿大紅色官服的成國公朱能出列朗聲奏道:“逆賊罪大,天地不容,臣請仗天威,一舉殲滅之。”
一時間文武百官皆是群情洶洶,你言我語下都是此仇不可不報的諫言。
朱棣昔日畢竟久經沙場,衝鋒陷陣,待得緩步回到御書房後,滿腔怒氣已然逐漸平復下來,腦中所思慮的卻是討伐安南胡家父子,如何進兵,以及大軍統帥的人選問題。
片刻之後,眼見御書房伺候的小宦官將綢布繪製的地圖懸掛在不遠之處,上面安南之地那遠遜大明一省之地的小小一隅,朱棣冷冷的面孔之上突然浮現出一絲笑意。在他看來,陳天平的死活還則罷了,殺死御史聶聰,逼死大理寺卿薛品,殺死大明官兵的舉動無疑讓自己出兵討伐安南名正言順,師出有名,自己正好趁勢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