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眼見自己的用意已然達到,緩緩站起身來,面露微笑說道:“規則皆由人定,正所謂不破不立,望殿下詳加斟酌,早做綢繆為上.”言罷雙手合什一禮,轉身飄然而去。

緩緩溪流在小橋下靜靜而過,朱權矗立亭前,眼見一片黃葉自樹梢飄飄蕩蕩的落下,置身於溪水上左右搖擺著飄遠,猶如一葉小舟彷彿,驀然回想起此時距離中秋佳節已然不遠,腦海中回想起遠在大寧王府的徐瑛,馮萱以及一雙兒女,暗自思忖道:離開大寧之時,漢民尚在襁褓之中,若是此時相見,只怕兒子早已記不得世上尚有我這個當爹的存在。念及於此,一股惆悵夾雜著傷感之情自心間悄然湧起,揮之不去。

“老十七,盛庸當不會如李九江小兒一般隆冬進兵而來,你何不迴轉大寧一趟,以慰弟妹之心。”朱棣輕笑說道。

朱權聞言默然半晌,緩緩搖頭說道:“當今皇帝陛下可是立意要將咱們趕盡殺絕,此戰雖是同室操戈,我二人不甘坐以待斃下也唯有死中求生,一戰到底。還是等我們打下京師,四哥你君臨天下,小弟再接她們迴轉應天吧。”他回想起自己歷經北平,白溝河,濟南,東昌,夾河數番大戰,兩軍交戰的生死關頭也不知殺了幾多素不相識之人,心中悄然而起一股落寞厭倦之情,此時雖極為想念妻兒,卻還是婉言拒絕了迴轉大寧。或許是因為自己做下了太多可怕之事,或許是怕自己一旦迴轉大寧就會改變心意,不想追隨朱老四造反作亂。此中心情剪不斷,理還亂,紛紛擾擾間難以自明。 ”“

朱棣聽聞朱權口說“同室操戈”之言,顯見得內心之中頗有厭倦征戰之意,心中不禁凜然一驚,暗自忖道:試想此戰關乎我和他闔家生死大事,老十七言下卻有厭戰之情,我手下那些燕軍士卒將校若是累年與朝廷大軍廝殺,只怕軍心當真如老師所憂一般人心思定,看來揮軍南下,奇襲應天之事當早做決斷為上。心中這樣想,忍不住轉過話題問道:“以賢弟所見,道衍大師所言之計如何?”

朱權沉吟片刻後說道:“雖有千般風險,卻不失為一個速戰速決的法子。”

建文四年正月,北平城外,朱棣遙望曠野之下蜿蜒南下計程車卒人流,胸中不禁豪氣萬千,迎著撲面而來的寒風縱馬朝前,心中竟似有一團火焰在燃燒,暗暗咬牙忖道:此戰有去無回,不是君臨天下,便是折戟沉沙。

朱權策動“烏雲蓋雪”向前之際,回望巍峨的北平城樓,不禁輕嘆道:“魚死網破,在此一戰。不論勝敗如何,這一場靖難之戰還是早些結束為好。

數日之後,真定府南軍大營中。歷城候,平燕將軍盛庸已然連續得到負責打探燕軍動向的斥候稟報,燕逆朱棣,朱權領十幾萬大軍南下,已然過了河間府地界。

盛庸緩步出帳,只覺得撲面刮來的北風中猶自帶著一股刺骨寒意,心情不由甚是沉重。念及在目下這般尚未回暖的季節和朱棣大軍野戰實為不智,盛庸沉吟片刻後對身側數箇中軍司馬沉聲傳令,讓他們趕到德州,濟南傳自己的軍令,讓領軍守將嚴守城池即可,決不能貿然出城和叛軍野戰,以免中了朱棣的奸計。自經歷去年夾河慘敗後,朝廷大軍在南方的兵力守城有餘,與朱棣決戰卻是頗顯捉襟見肘。故此盛庸決意以不變應萬變,待皇帝陛下調遣的援軍北上,天氣轉暖下不再有利於叛軍,自己再挾優勢兵力與之決戰為上。

十數日後,燕軍越過夾河,出現在德州附近。燕王朱棣此次出戰已然經過深思熟慮,對德州這個數度易手的城池絲毫沒有任何興趣,傳令大軍加速前進。

南軍都督盛庸得燕軍繼續南下的訊息後絲毫不見慌亂,他胸有成竹的判斷朱棣之所以放過德州不攻,是因為此城難以堅守,燕逆不願在此徒損兵力,他們的目標顯然還是山東首府濟南。目下濟南有布政使鐵鉉以及五萬大軍鎮守,糧草軍械充足,絲毫無虞。自己不如且等朱棣再次於濟南城下碰得頭破血流,士氣萎靡之際再行進軍擊其歸途。

半月之後,東昌守軍快馬傳來訊息,說是燕軍竟然改道南下,遠遠避開了濟南,在館陶運河奪取南軍一部糧草後繞開了東昌,繼續南下。

隨著一陣急驟的擊鼓聲在軍營中飄蕩開去,真定城外南軍大營眾將紛紛朝著帥帳聚集。

盛庸眼見一眾將領肅立兩側,當即站起身來沉聲說道:“燕逆率領叛軍一路南下,已是過了東昌地界,似有進犯徐州之意。”

都指揮平安等人聞得主帥盛庸言語,心中驚詫下不由得面面相覷,各自狐疑不定下都是沉默不語。攻佔一個地勢要緊的城池後將其穩固作為後方,再做他圖。是為千百年來無數名將作戰的正道,朱棣一路繞過德州,濟南,東昌,轉道直接南下,深入山東腹心之地,可謂是孤軍深入,完全不顧後路的兵家大忌。軍中眾將皆是屢經征戰之輩,也實在看不透朱棣這自殺一般瘋狂南下的用意所在。

“本將命都指揮平安即刻率領所有馬軍南下追擊燕逆。”盛庸轉身自帥案上取過一支令箭遞給平安,沉聲傳下軍令。略一沉吟下又即鄭重囑託道:“燕逆全然不顧後路,其用意不明,持此令箭你可以調動就近衛所兵馬,無須和燕逆死戰,緩滯其進軍攻城即可,待本帥一路南下,集齊大軍後再行決戰。”原來此時真定城外雖有八萬大軍,其中歸屬平安麾下的騎兵不過三萬之眾,盛庸這兩年和朱棣數度交手互有勝敗,深知這個燕王的老奸巨猾,不願平安輕敵冒進,於追擊時中了朱棣的奸計。

平安雙手接過令箭略微躬身抱拳說道:“末將得令。”轉身疾步著離開帥帳而去。

盛庸一雙凜然有神的目光掃視眾將,斷然下令道:“今日收拾停當,大軍明日一早隨本帥南下追擊燕逆。”

眾將轟然領命後紛紛轉身回營。

在軍營中漫步而行的盛庸眼見連綿的軍營中無數士卒將校一片忙碌,回想朱棣所領十餘萬燕軍一路南下,此時已然將自己遠遠拋在了身後,心中卻是絲毫不見慌亂。因為他深知朱棣大軍乃是騎兵步卒混雜,行軍速度遠遠不能和平安麾下騎兵相提並論,此次燕軍看似一路疾行,頗有狗急跳牆之意,實則已然是陷入孤軍深入的險境,絕對無法再依靠北方之地供應糧草為繼,自己只須集齊數路大軍一路追擊而下,反賊朱棣,朱權再想如他日一般大敗後逃回北方,勢比登天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