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青苹之末(第1/2頁)
章節報錯
數日之後,國子監外街口的張榜之處,早已是人頭攢動,擁塞不堪.一眾自各地趕來應天會試計程車子們,早早的便離開自己暫居的客棧,前來看榜。眼見榜上有名者喜極而泣者有之,名落孫山,捶胸頓足,垂頭喪氣者更是不計其數。
午時時分,距國子監成賢街不遠的一處客棧廳堂中,已然高坐了一桌頭戴四方平定巾計程車子。
鬚髮花白的掌櫃眼見這一桌四個喜笑顏開的俱是讀書人打扮,顯見得乃是前來應天趕考計程車子,忙不迭接過小二手中的一碗菜餚,親自端到桌前,恭謹言道:“看各位舉子這般興高采烈,可是已然高中?”
高坐上首,年約二十餘歲,衣衫華麗的青年聞言甚喜,手指同桌另外三個年歲相仿,衣衫敝舊的青年朗聲言道:“小生李霖,和三位同鄉賢弟已然中了貢士。”言談之間頗有意氣風發之態。
掌櫃的聞言不禁身形微微一顫,更是躬得低了兩分,顫聲問道:“四位貢士老爺居住店中,小老兒倒是看走了眼,若是四位高中一甲,能否為小老兒書寫一匾,以光門楣?”
一甲三人便是狀元,榜眼和探花。李霖聞言不禁哈哈大笑道:“若是承蒙老丈吉言,高中一甲,定當為貴店書寫牌匾。”
客棧掌櫃忙不迭千恩萬謝,他經營此處客棧久矣,只因相隔國子監不遠,每遇會試之時,都是這般求懇居住自己店中計程車子,倒是打得好算盤,便是四人中有人中了探花榜眼,為自己書寫牌匾,那自己小店的名氣只怕也得傳到幾條街外,這生意嘛自然滾滾而來。
李霖左手一個濃眉大眼的青年眼見那老掌櫃遠去,忙即伸手一拉他衣袖,面露苦笑的言道:“乘風兄,我等不過考過文試,三日後的禮,樂,射等技藝尚未考校,還算不得貢士。如此這般張揚,不合聖賢禮儀之道。”他姓趙名山河,和一旁端坐另外兩個士子秦松,以及王霆皆是江蘇人士,甚為相熟。三人雖說鄉試之時也曾和李霖有數面之緣,但因家世貧富懸殊,本無深交,今日看榜之時驀然發現,四人竟是都考過了文試,這般同鄉,同榜的緣分自不一般,加之年歲相近,實在卻不過李霖盛情相邀,便即同坐一座。
身材略微瘦削的秦松聞言不禁笑道:“景文兄老成持重,此言雖則有理,但想我等四人鄉試之時,這騎射已然輕易過關,三日後卻又如何會有失手?”
李霖本是富家子弟,雖則難免有些少爺習氣,但心思卻是活絡,心中雖則對趙山河之言頗不以為然,卻還是放低了聲音,略微收束放lang形骸之態。只因他心中明白會試之後的殿試乃是當今洪武皇帝陛下親考策論,只作排名。萬一自己只得三甲,而眼前三位家世貧寒的同鄉卻是高中一甲,二甲,則他日同朝為官,未必沒有仰仗三位同鄉之處,故此也就努力壓住了性子,不敢故作在家中的少爺之態,以富壓人。這般盛情邀約三位同鄉,卻也是個結交的意思。待得店小二端上酒來,李霖更是頻頻勸酒。
趙山河等三人雖不似李霖般性子張揚,畢竟也是年少氣盛之輩,回想昔日寒窗苦讀,方得今日這般揚眉吐氣,便即推杯換盞,同飲起來,席間說的卻是科考之時自己文章中的得意之句,聲音越發大將起來。
相鄰不遠的一桌邊,卻是端坐了兩個年歲和李麟等人相仿,以及一個年約二十七八歲的青年士子,滿臉落寞之態,眼看李霖那般頗有些不可一世之態,更是愁懷難解,相對無言。
一個略微年少,容貌頗顯俊秀,名為陳勁風的青年實在受不了李霖等三人的吵鬧,忍不住對身側那年歲最長計程車子以山東口音言道:“子陵兄,以小弟愚見,歷屆科考會試,皆是南方之人主考,我等北方士子的文風與他們那等江南文風不甚相合,吃虧不少。”
陳勁風身側的那字子陵計程車子名為王觀潮,只因年歲較長几歲,生性較為沉穩,雖則科考失意之下,卻還不敢貿然質疑朝廷的科舉公允與否,默然片刻後卻是以筷子夾起盤中青菜,放入口中細細咀嚼,並不說話。
另一個年歲和陳勁風相仿的青年聞言卻是忍不住長嘆一聲,愁眉苦臉的言道:“昔日名頭甚大的浙東四才子,吳徵、劉基、章溢、宋濂四位俱都是南方人。聽聞咱們大明的科考之制便是由劉基,宋濂以及此次主考劉三吾大人共同擬出,凌雲兄所言未始沒有兩分道理。”言談之間,卻也是山東口音。原來他姓劉名江,和同桌的陳勁風,王觀潮同是山東曲阜人,鄉試同中舉人後便即結為好友,只因趕考之路千里迢迢,便即結伴前來應考,雖則和李霖等人同住一處客棧之中,卻因南北差異,平日裡也只是頷首示意,素無交情。
王觀潮正要說話之際,卻聽一個男子的聲音冷冷說道:“文不如人便來胡謅什麼科考不甚公平?試卷糊名,考官認得你是是南是北?當真豈有此理。”
三人轉頭看去,卻見說話的正是那衣衫華麗的李霖,正自手端酒杯,轉頭冷冷注視自己這邊。
王觀潮本待出言勸解兩位好友,此時眼見李霖言辭之間甚是咄咄逼人,不禁也是怒氣漸起,要知他們雖則平日裡知書識禮,畢竟也是血氣方剛之輩,忍不住怒道:“科考之制乃是南人所定,禮部科考官員自上而下皆是南方之人,自皇帝陛下開科舉以來,六個狀元皆出自南方。對我等北方士子難道能說絕對公允?”他所說六次科舉狀元皆南方之事,卻是從國子監中書寫狀元姓名籍貫的狀元碑上所知。
李霖聞言不禁譏笑道:“那是因為你等北方之人和蠻夷胡虜雜居數百年,粗鄙不文之故。”他本是富家子弟,平日裡在家中頗有些頤指氣使,此時多飲了兩杯,已然是有些口不擇言。
陳勁風聽得李霖口說“雜居”二字極是刺耳,不禁額頭青筋凸起,憤然拍桌怒斥道:“我等三人俱是山東曲阜人士,孔子,孟子二位先賢俱是仙鄉此處,可稱中原文化興盛之地,無知狂徒竟敢呼我等為粗鄙不文之輩,當真可恨可惱。”他三人也是鄉試中舉,論文才絕非泛泛之輩,加之內心之中深以和儒家兩位大賢是同鄉之人為傲,自然而然的便即脫口而出。
李霖萬萬料不到此三個北方士子居然乃是山東曲阜之人,聽得對方言及孔孟,一窒下卻是啞然無語。
正在此時,卻見李霖桌前一個瘦削人影搖搖晃晃的站起身來,仰首喝乾杯中酒後抹了抹嘴唇,勉強學著陳勁風山東口音,一字一頓的說道:“我等三人俱是山東曲阜人士,孔子,孟子二位先賢俱都是仙鄉此處,可稱中原文化興盛之地,大賢同鄉之人竟是無一人會試過關,當真可恥可笑。”說話之人正是李霖的同鄉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