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爾虞我詐(第1/2頁)
章節報錯
託古斯帖木兒聽得脫歡侃侃而談之後,胸中陡然升起幾許豪情,眯縫著眼睛想道:假使再有那麼一日,我再回到大都那富麗堂皇的皇宮,豈不強過在漠北苦寒之地百倍麼?他自幼生長於大都皇宮之中,內心之中對那浩大的都城和金碧輝煌的宮殿,自然有著一份難以磨滅的眷戀,想到這裡,朝金帳內肅立的衛士喝道:“將海蘭達喚進來見朕。”
片刻之後,甲冑全身的萬夫長海蘭達快步走進金帳,來到託古斯帖木兒身前跪倒在地,參見皇帝陛下。
“海將軍,你曾親自率軍前往遼東,以你看,假如朕調遣一支十數萬的大軍,趁明朝藍玉遠征我漠北王庭之際,強攻慶州,此法可使得?”原來海蘭達祖上也是出自於成吉思汗,忽必烈一系的黃金家族,故此他雖只是個萬夫長,倒和託古斯帖木兒有著血緣關係,深得他的信任,是以皇帝每每遇到軍機大事,到也經常詢問於他。
海蘭達今日本在太尉蠻子的授意之下,準備對付脫歡,方才便立於金帳之外,凝神聽著裡面的動靜,隨時準備率人動手格殺脫歡,所以方才脫歡在帳中的一番言語,也就一字不落得盡入耳中。此時他聽得皇帝垂詢,略一沉吟後回想起自己率軍前赴遼東之際,納哈楚不但在慶州調集重兵駐守,且明朝藍玉奇襲之下奪取慶州後,納哈楚曾逼迫自己率領士卒,和藍玉的守軍血戰於慶州城牆之下的情形,便即重重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以末將看來,慶州正是控制遼東的要緊所在,且並不甚大,城內最多駐守三四萬人馬。”說到這裡,忍不住轉頭看了看那個立於不遠之處,面上流露出微笑的脫歡一眼。他乃是北元朝廷中頗有見識的將領,雖則對於脫歡的敵意不減,倒也大為贊同他所提出的這個以攻為守,趁機佔據遼東的戰法。
太尉蠻子畢竟是身處高位的老謀深算之輩,方才給脫歡所言,進逼大都的想法所激起的激情此時已然消退,腦子逐漸冷靜下來後,忍不住抬起頭來,深深的注視著對面的脫歡,心中不禁狐疑道:素聞脫歡這小子奸詐似狐,不料今日竟是一反常態,不遺餘力的為陛下獻計獻策,莫非其中有詐?
脫歡面上表現得泰然自若,心中卻是暗自好笑,暗暗想道:其實這世上最容易打動人的便是真話,我所說句句屬實,全無虛言,還怕你看出什麼破綻麼?
蠻子心中狐疑下目視脫歡,沉聲問道:“只是明軍攜有極為厲害的火炮,火銃和弩箭,只怕我等縱使出動十數萬大軍,也未必能一鼓作氣,攻取慶州。”他身為太尉,此時卻忽然使用略帶請教意味的口吻對脫歡說話,卻不是為了虛心求教,而是出言試探。
金帳中的眾人,昔日都曾親眼目睹元軍士卒給徐達,常遇春等紅巾軍所使用的大炮轟得血肉橫飛的慘狀,聽得蠻子如此詢問,面上都是微微變色,目光不由自主的又都集中到了脫歡身上,想聽他有何說法。[東^方&網&n]
脫歡迎著蠻子那灼灼的目光,心中暗自想道,看來這個老鬼倒是沒有那麼容易上當,我得以退為進才,不要太過惹他疑心才是,思慮及此,也就故意皺起了眉頭,面露難色,好似難以應對蠻子的問話。他年紀雖輕,實則乃是極為聰明之人,加之和貴力赤,阿魯臺整日裡勾心鬥角,若論心計之深沉,全不在蠻子之下。眼見這老狐狸頗有猜疑之心,也就故意流露出兩分為難之色,故意裝出急切之間,難以回答之態。
丞相失烈門眼見脫歡竟似給蠻子難住了一般,心中不由氣苦,心中暗暗埋怨脫歡道:你既然能想到這麼個以攻為守,攻取遼東的計策,如何就忘記了明軍那厲害的火器?著急歸著急,他倒也有幾分自知之明,心知若論此等兩軍交戰之事,那是遠不及蠻子,脫因帖木兒等人老辣,也只能默不作聲,以一雙目光在蠻子,脫歡等人身上掃來掃去而已。
阿蘇特部族的首領馬哈木一直沉默不語,雙目低垂下注視著華麗的地毯,心中暗自好笑道:脫歡這小子的算計,我倒也能猜到幾分,只是目下咱們三族和元朝之間形勢複雜,這等推波助瀾之事,也就只好留給他人來做,免得無端惹來皇帝和蠻子那老狐狸的疑心,以為我和脫歡私下有什麼勾結圖謀。
“陛下,微臣以為咱們出動大軍奔襲遼東咽喉慶州,不如審時度勢,依情況而定,若是駐守慶州的明軍戰力不強,猝不及防,那就不妨強攻慶州以佔據遼東。若是明軍死守之下一時間難以攻取,不如就將其團團圍困,以牽制明朝藍玉的大軍難以在冬季之時,進犯我漠北王庭。”說話的正是詹事府同知,目下統領北元九萬精銳大軍的脫因帖木兒。
北元皇帝託古斯帖木兒方才眼見金帳之中的群臣,一聽說明軍的大炮,竟都是噤若寒蟬,心中不由惱怒,此時聽得脫因帖木兒之言後,不由得轉怒為喜,轉頭看著蠻子,沉聲問道:“以太尉大人所見如何?”
蠻子眼見皇帝垂詢,便即點了點頭,說道:“以老臣所見,咱們奔襲的大軍加上脫歡等三族聯軍,也有十餘萬之眾。慶州附近多是平原,有利於咱們大隊騎兵衝殺,即使強攻慶州之時,藍玉調集援軍來戰,咱們即使不勝也能將其牢牢牽制在遼東,使其難以在冬季我等草原部族的牛馬缺乏水草之際來襲。”他這般說法自有原因,原來草原遊牧部族的日常所需的馬奶,牛羊肉等完全依賴於牲口,故此冬季草木枯竭之時,不但戰馬得不到足夠的水草,戰力大減,而且牛羊群中的一些老弱之畜也勢必宰殺掉以節約糧草,故此寒冬之際乃是遊牧部族最為虛弱之時,若是等到秋高馬肥之際,即便明朝出動數十萬的遠征大軍,那也是羊入虎口而已,所以交戰的季節和時間才是關鍵之處。
“脫因帖木兒大人果然不愧為我元朝第一名將之弟,此番言論大有見地。[東^方&網&n]”丞相失烈門不失時機的誇讚了這個和自己素來水火不容的對頭,心中卻是暗自得意,目光瞟了一眼脫歡後暗暗想道:不論你們是奇襲奪取慶州佔據遼東,還是拖住了藍玉的北伐大軍,使其不能進犯漠北,都是出自於脫歡獻計,我這舉薦之功還少得了麼?
一眾噤若寒蟬的文官眼見丞相大人都是出言附和出兵,便也都在知院捏怯來的率領之下進言,請皇帝出動大軍趁明軍來襲之際奪取慶州,甚而一路南下,攻回昔日的元朝都城大都,恢復昔日元朝的榮耀。
託古斯帖木兒眼見群臣進言,也不禁心中舒暢,微笑著頻頻點頭示意。
蠻子略一沉吟後突然皺眉說道:“啟稟陛下,次計雖則可行,但也有一個為難之處。目下咱們大軍二十萬加上朝中文武官員和軍中士卒家眷,足有接近四十萬。糧草頗有捉襟見肘之處,以老臣估計,最多出動**萬人馬奔襲慶州。而且即便如此,也要耗費大半糧草,剩餘在漠北王庭的大軍和士卒家眷,一日消耗的糧草也是不少,如此一來就無法時時遷徙了。”說到這裡,不禁面露憂色。
託古斯帖木兒聞言擺了擺手,微笑說道:“太尉大人過慮了。目下咱們王庭所在,距離大寧足足有數百里之遙,而且其中多有荒漠,若是藍玉的大軍攜帶大批糧草進犯漠北,行軍勢必緩慢,也未必能找到咱們。而且草原之上廣闊平坦,數十里內有大軍來襲,都是逃不過斥候的眼睛。就算他們找到了咱們,咱們率軍遠遁,遠遠的避開就是,明軍遠來漠北,勢必難以立足太久。”
蠻子聽得皇帝所言頗為有理,也就略微放下了心事,轉頭看了看身側的脫因帖木兒和哈剌章後沉聲說道:“老臣雖是年邁,願為陛下效力,親率脫因帖木兒大人麾下九萬大軍和脫歡等三族聯軍襲取慶州。”說到這裡,忍不住又瞟了瞟不遠處的萬夫長海蘭達,皺眉想道:藍玉此人,在朱元璋手下的將帥中,雖則論名氣還遠遠不及徐達,馮勝,傅友德之流,但聽海蘭達所言,遼東之役時,他居然以少勝多,夜襲之下打得駐守慶州的悍將平章果來數萬人馬全軍覆沒,可見絕對是一個不能小覷的勁敵。貴力赤,脫歡等人雖則表面恭順,其實如何會讓手下士卒為了皇帝去拼命?也只有我親率脫因帖木兒手下最為精銳的九萬大軍,方才製得住他們。
脫歡本意就是要誘使託古斯帖木兒調遣大軍去和那個神出鬼沒的藍玉打個你死我活,以減輕北元對於自己衛拉特部族的壓力,此時眼見大局已定,便即躬身出列說道:“衛拉特部族所有騎士願在小人率領之下甘效死命,跟隨太尉大人攻取慶州。”嘴裡說得天花亂墜,腦海中回想起自己和貴力赤,阿魯臺遠赴遼東之際,和明朝的寧王朱權,藍玉談判之際,率領一百三族騎士給藍玉手下的明軍殺得血流成河,幾乎全軍覆沒的慘狀。心中更是微微冷笑想道:朱權的刁鑽古怪滑頭,藍玉的彪悍橫暴,豈是你們所能想到?即便是你太尉大人親自出馬,也不見得能討什麼便宜,更何況以託古斯帖木兒的性子,他會放心讓你率領這北元目下戰力最為強悍的九萬大軍遠赴遼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