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清晨,天色方才微明時分,山谷中各家各戶的屋頂,就各自升起了炊煙。待得溫暖的陽光灑滿山野之際,一群群身著黑衣黑甲的騎士紛紛在河邊的一處開闊之地聚攏。

風鐵翎騎著一匹灰色的駿馬,正在傳達軍令讓眾軍整肅隊伍之際,耳邊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轉頭看去,只見遠處一群為數數百的黑甲騎士,策馬賓士而來,到了近前這發現為首的正是前兩日還反對跟隨明朝藍玉遠征漠北的段嘯天等幾人。

風鐵翎眼見段嘯天等人一副整裝待發的打扮,心中微微嘆息,朝他微微頷首,默然不語。

段嘯天等數人也是一言不發,在馬上紛紛朝風鐵翎拱手為禮後,便即各自率領弟兄去和那黑壓壓一片的騎兵匯合。

半個時辰之後,四千餘黑甲騎兵在風鐵翎的率領之下,順著河流朝前而去。

朱權策馬走在風鐵翎身側,回頭看了看那一群神情肅然的騎士,心中暗暗嘆息忖道:方老前輩所言不錯,這一戰不僅僅屬於我們,更屬於被元朝暴政壓迫九十餘年的所有漢人老百姓。元朝北元皇帝麾下的這二十萬元軍大多乃是死忠之徒,且佔據地利優勢,萬萬沒有招降的可能。惡戰之下,風老前輩手下的弟兄不知還能有多少能夠回來,儘管如此,任何人也沒有權力阻止這些身為父親,甚至是祖父的戰士去為了他們的子孫去浴血沙場,做這意義重大的決死一戰。想到這裡,胸中豪氣勃發,前兩日初來見風鐵翎時心中的那股愧疚之情已然煙消雲散,此情此景之下,突然回想起自己很久很久以前在小學課本上讀到的,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詩句,低吟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好一首《示兒》,好一個含恨而終的陸放翁。不過老夫覺得,咱們此次遠征,早已不僅僅是北定中原,相比之下,老夫更加喜歡漢武帝劉徹命衛青,霍去病,李廣將軍討伐匈奴之時的那一句話,寇可往,我亦可往。 ”方勁松武功高強,內力深湛,此時胸中熱流洶湧,這一句“寇可往,我亦可往,長嘯而出,聲波四野,猶如龍吟般迴盪在山谷之間。

段嘯天此時正默默策馬走在風鐵翎身後,耳中聽得朱權所言,陸游詩中的家祭無忘告乃翁這一句,回想自己少年之時,跟隨秦卓峰而去,力戰元軍而死的父親,心中突然微微一顫,暗暗咬牙忖道:此次就算和韃子拼掉了性命,也能對九泉之下的爹爹他老人家有個交待了。想到這裡,揮鞭策馬,跟隨大軍疾馳而去。

待得大軍出了山谷,掉轉方向朝大寧行進之時,秦卓峰對身側的朱權低聲說道:“你和風兄弟他們同行,為師我先回大寧一步,告知藍玉此事,讓他有所準備。”說到這裡,略微一頓後緩緩接道:“老瘋子手下的這些弟兄和常遇春怨仇非輕,到了大寧之時,你就駐紮在他們營地之中吧,以免大家互相猜忌。”

朱權聽師傅這麼一說,回想起段嘯天等人和常遇春的仇恨,心中暗自想到:師傅所言有理,若是我能駐紮在他們營地之中,自願作個人質,自然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猜忌,有利於齊心協力,北伐韃虜的大計。主意打定後,便即點頭稱是。

秦卓峰當下便即找方勁松又索要了兩匹駿馬,向風鐵翎說明後告辭而去,一路換馬狂奔而去,先行趕回大寧。

天色黃昏時分,大寧城外,明朝大軍的營地中,藍玉的帥帳之內,武定侯郭英,都督僉事耿忠、孫恪等人正默然忍受著主帥藍玉的申斥。

藍玉的副手王弼轉頭看了看肅立一側,凝神傾聽著藍玉訴說練兵之事的燕王朱棣,心中突然有些感慨,心中暗暗忖道:素聞燕王殿下喜好弓馬軍旅之事,只怕咱們大明朝的眾多王爺之中,也只有他和寧王殿下才能消受得了這般辛勞。東#方#網&n

原來此次北伐大軍中的大部分士卒除了藍玉本部遼東軍的人馬以外,都來自於九邊重鎮和各衛所駐軍,大部分都是屬於郭英,耿忠,孫恪三位邊軍將領的手下,雖也算得戰力不俗,奈何卻始終不能讓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藍玉滿意。這數日近乎於冷酷無情的操練之下,即便是王弼這等跟隨藍玉日久的老部下,也微微感覺有點吃不消了,親眼目睹這位身份尊貴的燕王殿下朱棣,這連續數日來帶著張玉,朱能等手下跟隨大軍操練,竟是一聲不吭的挺了下來,心中自然頗為佩服他的硬朗。

面色冷峻的藍玉正一面來回踱步,一面著斥責麾下一眾將領,突然見得帥帳門口人影一閃,一個衛士入內躬身稟告秦卓峰在外求見,正是自己手下的親信衛士王二虎。

藍玉雖是眼高於頂,但對於武功卓絕,上次助自己夜襲慶州,徐瑛的師傅秦卓峰甚是敬重,聞言忙即讓王二虎請他進帳。

聽完秦卓峰的訴說之後,藍玉轉頭對一側的王弼沉聲說道:“本帥在應天之時,陛下曾有過口諭,若是這些昔日陳友諒麾下的人馬願意歸順我大明天朝,便讓他們跟隨咱們遠征漠北。”說到這裡,心中暗自忖道:風鐵翎這支人馬雖則彪悍善戰,但畢竟人數只有四千餘眾,在我大軍監視之下,想來也鬧不出什麼亂子來。主意打定後便即對一側的王弼沉聲說道:“你和秦老前輩辛苦一趟,傳我軍令,就讓寧王殿下率領這些歸順的人馬暫且駐紮在咱們大軍十里之外吧。”

燕王朱棣聽得朱權歸來,心中恨恨忖道:這個天都敢捅個窟窿的惹禍精,總算是回來了。

“既是如此,屬下請命率領五十名錦衣衛跟隨寧王殿下一同駐紮。”朱棣身側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躬身稟道,正是率領一百錦衣衛隨軍遠征而來的錦衣衛南鎮撫司同知曹文斌。他這些時日在軍中跟隨朱棣身邊,早已領教了主帥藍玉一言九鼎,不容違拗的性子,雖則擔心寧王駐紮在這些方才歸順的人馬之中,卻也心知勸說無用,便即無可奈何的如此請命。眼見藍玉微微頷首下揮了揮手,疾步出了帥帳,喚來手下錦衣衛一個千戶,讓他率領五十名手下緊緊保護燕王殿下後,便即帶著剩餘的五十名手下跟隨王弼,秦卓峰躍馬而去,迎接朱權所帶來的幾千人馬。

第二日早晨,風鐵翎將人馬駐紮在十里之外後,便即率領方勁松,王虎,李楓,周嶠等一眾軍中的弟兄前來明軍大營覲見主帥藍玉,心知段嘯天等人雖是打定主意跟隨自己北伐,卻萬萬不會領受明朝朱元璋冊封的官職,便即將他們留在了軍中部勒一眾軍士。

朱權等人來到藍玉帥帳之中後,抬眼一看帳中眾人,不禁一愣,原來此時肅立兩側的除了王弼,郭英等眾將之外,還有三個身著簇新甲冑的蒙古大漢,仔細打量之下,這才發覺竟是上次遠征遼東之時,率領各自族人歸順明朝的兀良哈三衛首領,塔賓帖木兒,阿札施裡,海撒男答奚三人。

原來他們自歸順大明朝之後,洪武皇帝朱元璋早已下旨將他三人都封作了指揮同知,各自統率族人。朱元璋念及三衛人馬歸順大明對於穩定遼東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藍玉自應天出征之際,便即傳旨讓燕王朱棣攜帶官印前來大寧對三位首領進行正式的冊封。只因三衛聚居之地距離大寧頗為遙遠,故此得到鎮守慶州大明遼東將領馬雲的訊息後,各自率領一千人馬,直到今日方才趕到藍玉軍中。

朱棣心知兀良哈三衛人馬雖則歸順明朝,但其部族騎士驍勇善戰,實力不容小覷,也就莊而重之的手持聖旨展開,朗聲宣讀後又將官印鄭重其事的遞給了塔賓帖木兒等人。

三衛部族首領眼見燕王宣旨之際,身為親王的朱權和統率十幾萬大軍的主帥藍玉,以及帳中各位明軍將領,盡都是跪拜於地,面露恭謹之色,再見得如此莊重的禮儀,手捧官印之後不禁歡喜無限,心中不約而同的心中忖道:漢人的禮法雖則麻煩透頂,但封官就該當是這個樣子,這不正說明他們重視此事麼?哪裡象以前的北元皇帝給咱們封官之時,搞得隨便極了,封誰做個萬夫長,派人打個招呼便是,一點都沒有當官的感覺。

朱棣冊封完畢後,看了看風鐵翎等人,口述朱元璋的口諭,冊封風鐵翎為指揮僉事正四品,方勁松為正千戶正五品,王虎,李楓,周嶠三人盡皆封為副千戶從五品。率領所部騎兵,歸北伐大軍統帥藍玉統轄,遠征漠北北元餘孽。待得北伐得勝歸來之時,再頒佈正式的聖旨和官印。

風鐵翎等人面不改色的接了聖旨後,又向藍玉和明軍眾將見過了禮。他們一夥人心知此次藍玉雖則有十五萬大軍北伐,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自己等眾兄弟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難說,對於朱元璋所封的官職大小,也就全無什麼興趣可言,只是虛應其事而已。

塔賓帖木兒,阿札施裡,海撒男答奚早就得王弼詳細講述明軍的官職,眼見風鐵翎這等為首的漢人將軍也不過封作了正四品的指揮僉事,比之自己三人正三品的指揮同知尚矮了一級,不禁更是心花怒放。

本書首發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 ,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