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衛首領聽完燕王朱棣所允諾的條件,各自低頭沉吟片刻。塔賓帖木兒低聲說道:“我等跟隨太尉大人多年,雖則天朝許諾的條件優厚,但也不敢私自投降。”略微一頓接道:“這樣吧,兀良哈衛人馬由我率領暫不回去見太尉大人,若你們能說服太尉大人歸順天朝,我兀良哈即刻歸降。”阿札施裡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也是這個打算。原來三衛首領的祖先一直就是追隨成吉思汗麾下的木華黎,他三人自少年之時就跟隨木華黎的嫡系子孫納哈楚,此刻迫於形勢和明朝所給出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條件,已有投降之意,畢竟納哈楚身為遼東元軍主帥,多年餘威尚在,故此想了這麼個較為折中的法兒。

福餘衛首領海撒男答奚搖了搖頭,說道:“福餘衛願意歸順天朝,但我須得率本族兵馬回去見太尉大人一面,和他當面說清,這般不聲不響的離去,也不是個事兒。”

朱權聞言心中忖道:這小子也還有兩分光明磊落,不象這兩個傢伙般滑頭。

蔣賢聽得這蠻酋居然還想帶兵回去,雙目中刀鋒般的寒光一閃,正要說話。只聽燕王朱棣輕咳一聲後笑道:“既是如此,不如便讓本王的弟弟,跟隨海將軍去見太尉納哈楚大人,陳說厲害如何?”說罷衝著朱權略一點頭。

馮勝也不待對方答話,朗聲接道:“既然兀良哈,太寧兩族願意歸順我天朝,就請駐軍在我大營之中,所需糧草由本帥負責。”嘴裡這樣說,心中忖道:納哈楚此人,在北元畢竟位高權重,為防有變我和老傅也不可能去他軍中,說不得也只好讓寧王殿下冒點險了。”他讓塔賓帖木兒,阿札施裡兩人率軍留在此處,也算是為朱權留下些人質,以防不測。

塔賓帖木兒,阿札施裡兩人聽得聽馮勝的話,面面相覷,不由得有些躊躇。

朱棣見狀笑道:“本王的弟弟都敢去見太尉大人,兩位帶著數萬人馬,倒不敢留在我軍營之中麼?”皺起眉頭來接道:“既是如此,那咱們也只有另作計較了。&n”

塔賓帖木兒,阿札施裡兩人眼見朱棣竟然如此小看自己,忍不住面上微微變色,同聲說道:“既是如此我等大軍就駐紮在此。”

朱權看了看三衛首領,心中暗自好笑,忖道:看來以後還得多跟朱老四學點才行。

既是商談已定,朱權,秦卓峰帶領假扮衛士的徐瑛,馬三保,縱騎跟隨海撒男答奚而去。

海撒男答奚看著平民打扮的秦卓峰,心中不由得納悶,忖道:這老怪物不但手段高強,竟似派頭比這寧王還大,也不知是什麼來路。

秦卓峰心中暗自得意,忖道:朱權這小子是我徒弟,若是我還假扮衛士聽他指手畫腳,給僧道衍那個賊禿看在眼裡,只怕一生一世都有得說嘴。

燕王朱棣站在遠處遠望朱權等人遠去的背影,微笑不語。他的心腹朱能微微皺眉,在身側低聲說道:“也不知寧王殿下此去成敗如何?”

朱棣笑道:“只要塔賓帖木兒,阿札施裡兩衛人馬今夜不回去,納哈楚還敢將他們視作心腹手下麼?”

朱能不解道:“既是寧王殿下此去大有勝算,殿下為何不親自去招降遼東元軍呢?”

“方才商談招降事宜之時,朱權這小子這小子一言不發,任憑我做主,顯見得乃是讓我三分。這場功勞就送與他吧。”朱棣微笑著說道。

朱能接道:“若是殿下親自招降納哈楚,那麼陛下看待您又自不同。”語氣中甚是惋惜。

朱棣負手遠望著廣闊而看不到邊際的平原,輕輕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朝中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那幫子酸儒素來敵視本王,這功勞和麻煩都讓給朱權這小子吧。”

此時遼東元軍的主帥納哈楚,雙眉緊皺的站在松花江畔,看著對岸的數萬明軍騎兵,心情沉重。原來他麾下大軍中計程車卒,尚可以積雪解渴,但為數眾多的戰馬得不到足夠的飲水,已然有些乏力。迫不得已率軍來到江畔不久,居然又給派出傅友德派出,四面八方搜尋的明軍斥候發現。半個時辰前,傅友德率軍趕到對岸,數千明軍以射程遠超元軍弓箭的強弩一陣亂射,江畔鑿冰取水的數百元軍士卒不及回到岸上,頓時死傷一片。

傅友德和藍玉率領四萬騎兵,在大江東岸遙望元軍大營。常茂,常升得意洋洋的率領五千左右手持神臂弓強弩的明軍士卒,守在江面,不給元軍取水。

元軍數量雖然遠勝明軍,無奈弓箭射程和敵人相差太遠,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常家兄弟在江面上怒罵撒潑,根本奈何不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