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與天庭為敵(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時向來如此,兩界山也是一樣。
兩界山幾十萬裡之外多了一座山,名為靈鷲山,但慢慢地,大家都開始稱呼其為靈山了。
山上人也不多,就是一個人帶著十個徒弟,自稱修佛。
而此時,是佛這個字眼出現人間不久。
這天兩界山外又有客人來,但他就沒有劉顧舟與曹風那般好運氣,能被人叫上兩界山一坐了。
這第七個一萬年已經過半,兩界山愈發像個孤島了,如今坐在海棠樹下就可垂釣,在背面也是如此。
劉景濁盤坐海邊,遮掩住了自己面容,等著那艘船靠岸。
不多久,那位佛門祖師,帶著大弟子,停船岸邊。
劉景濁取下酒葫蘆,抿了一口酒,隨後問道:「有事兒?」
船上二人,師父長髮,弟子無發。
劉景濁還瞧見船上擺放著酒水與肉食。
這跟後世所知的,就大不一樣了。
長髮中年人笑著說道:「早聞此地有先賢,今日終於得見了。」
劉景濁點了點頭,反問道:「僧伽也食肉?」
中年人笑了笑,答覆道:「僧伽也是人,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人,為何不能吃肉?」
出於這麼些年來一直對佛門的討厭,對於這位建立佛門之人,劉景濁不自覺地,說話就不太客氣了。
「哦?既然平等,為何會有菩薩羅漢之分?」
結果中年人哈哈一笑,對著劉景濁一抱拳,輕聲道:「道友誤會了,所謂菩薩羅漢,不是對地位的區分,而是對道德品行的劃分。」
其實劉景濁心裡清楚,在那個教字未曾出現之前,確實是相對平等的。
但劉景濁又問了一句:「那戒律呢?既然視為平等,為何要戒律?」
中年人一笑,回頭看了一眼,說道:「阿難,你來答覆吧。」
後方無發青年點了點頭,略微朝前走了走,雙手合十對著劉景濁行禮之後,這才說道:「我等一開始,是沒有戒律的。但修行、修性、修心,路上總有磨難。所謂戒律,一是為後人少走彎路,引以為戒。二,是為後來者指一條路,犯了之後當如何。」
此時那中年人才說道:「如我這次徒阿難,便女難頗多,以他為戒,便有了戒女色之說。常常都是出了什麼事之後,我去解決,之後便以此事為戒。非是以罰為目的,是為後修我法者,行至某處,遭遇劫難之時,有個參照之處。」
劉景濁擺了擺手,心說傳言不虛。佛陀不立言,是因為佛陀實在是太囉裡巴嗦了,根本寫不下。
「好了好了,還是說說幹嘛來了吧。」
中年人微笑道:「多年前就聽聞天之盡頭有山兩界,山中有我人族先賢,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今日特來問道。」
劉景濁嘴角一抽,扭頭兒就走了。
你跟我問道?呵呵,太看得起我了吧?與其跌份兒丟人,不如老早就跑了。
返回竹樓之後,白小粥疑惑問道:「大哥哥跑什麼啊?」
劉景濁撇嘴道:「不跑?再不跑你大哥哥就回不來了。」
白小粥哦了一聲,轉頭看了一眼,卻道:「他好像沒有離開的意思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