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發現紅薯(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是一年的初春時節,元嶺縣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盧廷傑上任的這半年多來因為對災民很關照,及時妥善的安置了災民,讓這些幾乎陷入絕境的人得到了一個可以安身的地方,在百姓間擁有了很高的聲望。
而元嶺縣能收留並安置災民的訊息也傳了出去,這也使得大量的災民來到元嶺縣。
這半年來元嶺縣所轄範圍內人口不知增加了多少。以前本來人口稀少的邊關小縣此時卻成為了一個人口眾多的大縣。
這半年來房子不知道建了多少,縣城周圍也不知道多了多少村落。
人多了, 林卓成招兵就更容易了。因為林卓成給飽飯吃,還會有軍餉發。很多家裡兒子多的,都會有一兩個報名去當兵,這樣也減輕了家裡的負擔。
今年景依給元嶺縣的百姓們提供了土豆種子,還親自帶著人指導大家怎麼種植土豆。
因為盧廷傑和景依的宣傳,大家都知道這土豆產量高, 對土地要求也不高。而且土豆可以做主食也可以當蔬菜吃, 是很好的糧食作物。
今年景依還指導人們種植棉花、芝麻、大豆等農作物。還把自己這幾年收集並最佳化的很多糧食和蔬菜的種子都拿了出來讓大家種植。
景依相信, 經過幾年,這些東西會擴散開來,老百姓們吃的食物會增加很多。
春耕這段時間景依經常和盧廷傑一起到農田裡指導百姓們種田,還會給百姓們講一些農業知識。
因為盧廷傑,大家也漸漸認識了景依。景依在百姓中也漸漸有了威望。
元嶺縣處於邊境地帶,來元嶺縣做生意的不止是翼國的人,還有翼國以外周圍其它國家、部落的人。所以元嶺縣的貿易市場還是很繁盛的。
這也給了景依做生意賺錢的機會。
景依販賣食鹽不可能在明面上,一般都是私底下進行的交易。
而且景依一般也不會讓自己的人在元嶺縣的地界出售食鹽,免得給盧廷傑引來麻煩。
而由盧廷傑這邊出售的食鹽畢竟數量有限。
除了做食鹽的生意景依又在元嶺縣建了醬油作坊、製糖作坊、製作各種醬料的作坊、榨油坊、糕點鋪子、酒樓等。
這些作坊、店鋪的管事都是景依挑選的自己信任的人。
半年的時間元嶺縣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了很多商鋪,除了景依開的商鋪還有一些本地或外地的商人開的商鋪。
因為景依建的這些作坊出產的東西,漸漸的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客商來元嶺縣採購物品,這無疑促使元嶺縣的商貿更加繁榮起來。
外地客商不但會從元嶺縣採買東西,還會從外地帶來各地出產的東西,這也加大了元嶺縣與各地在商業上的交流。
因為在元嶺縣有許多生意,為了方便, 景依在元嶺縣的縣城裡買了一所小院兒,離著縣衙不太遠,小院的位置很是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