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一片狼藉,除了趙德柱匣子裡散落出來的文稿之外,還有一些木片。

子愚見狀有些懊喪地嘆道:“糟了!果然摔壞了!”

陳源撿起子愚的匣子開啟一看,卻是和子愚一樣有些不淡定了。

“這東西哪裡來的?”

陳源有些急切地問道。

子愚連忙答道:“上午我去繆琳坊,路過夫子廟一家當鋪,有一個小孩捧著這匣子被當鋪轟了出來,無意之下,我這才見到的!當即出一兩銀子買下了這東西。”

“唉,都怪老趙我,有些魯莽了!”

趙德柱已經收好文稿,歉然衝子愚說道。

“不妨事,人沒事就好,東西壞了可以修。”

陳源扶起子愚,安慰著發生意外的二人說道。

趙德柱和子愚聞言,心下稍安。

“趙兄不忙去繆琳坊,咱們一起看看這個東西。”

陳源撿起匣子和其他殘片叫住趙德柱,把子愚也一起叫進了書齋。

把匣子在書案上鄭重放好,慢慢拆開,卻見裡面正是一個有些殘損的西洋帆船模型。

“只是壞了一點,不妨事,可以修復的,而且這東西是小問題,得想辦法找到典當這物事的人。”

陳源若有所思地對二人說道。

一言既出,兩人茅塞頓開。

趙德柱當即起身說道:“老趙我在南京這麼多年,找個人應該不難的,子愚兄弟把那小孩的地址寫給我,我馬上去尋訪……”

“對,我怎麼把你老兄忘了……最近事多,腳不沾地,都有些魔障了。”

子愚有些失笑地說道,一邊說,一邊把當鋪的名字和小孩的情況回憶起來寫下交給了趙德柱。

陳源看著桌上的帆船模型,聽見兩人的說話,也連忙說道:“正好子愚兄你和趙兄換換,明日再去繆琳坊,製作這個‘顯微鏡’我和趙兄去尋訪的船模的主人。”

三人商量妥當,便分頭行動。

子愚捧著趙德柱先前的匣子回頭去繆琳坊找人制作“顯微鏡”。

趙德柱先去夫子廟打聽典當船模的小孩。

陳源則留在了書齋,讓王七斤多點上幾隻燈燭,拉開架勢開始修復這個帆船模型。

好在有匣子保護,散落的大多是欄杆、桅杆等部分。

只需要粘膠即可修復。

不過這可是細緻活,陳源用了兩個時辰方才將附件粘好,把模型修復完成。

這是一個當時主流的英式蓋倫船模型,正好作為研究西洋模型的一個直觀教具。

陳源抬頭看了一眼天色,外面已然黑盡,便心滿意足地鄭重將修復地模型在架子上放好。

翌日一早。

陳源便和趙德柱如約在夫子廟“富源當鋪”門口碰頭了。

“公子,這模型主人尋訪有線索了,不過怕是有些不好辦!”

趙德柱有些躊躇地向陳源說道。

“怎麼了?”

“這小孩子叫羅欣,是個紅番仔!家住木匠坊內,一家都是賤籍……”

趙德柱悄聲說道。

“賤籍怎麼了?你知道我不講這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