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源摸出的東西大家太熟悉了,這東西在船上和眾人可以算是日夜相伴。

接近一個月的漫長旅途,全靠這東西打發時間,簡直熟得不能再熟,這東西就是:紙牌!

“這紙牌和查賬有什麼關係?”

子痴不解地問道。

陳源衝子痴點了點頭,並沒有覺得子痴這麼問有什麼不對,反而正色說道:“好吧,不賣關子了,直接給大家說說怎麼用這個紙牌和怎麼查賬……”

說著,便在牆上掛上了一副掛圖。

只見掛圖上畫著一個算盤的圖樣,對應的下面標註了數位,還有對應的漢字一、二、三……和相應的阿拉伯數字。

“大家對這些符號一般的數字已經熟悉了,所以現在用它計數沒有什麼難度,也不覺得違和吧,比如這個十八萬五千兩……”

陳源一邊說,一邊用炭筆在下面寫出了阿拉伯數字“185000”。

“嗯,這倒是看起來比較簡單,也好記!”

子愚若有所思地點頭說道。

“對,接下來,便是教大家用新方法做賬,這個記賬方法叫做複式記賬法!”陳源鄭重推出了新的數學工具。

“所謂複式記賬法,即是每筆交易都至少記錄在兩個不同的賬戶當中。”

“每筆交易的結果至少被記錄在一個借方和一個貸方的賬戶,且該筆交易的借貸雙方總額必須相等,即‘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不要覺得一筆交易記兩次會很煩瑣,接下來用了新的工具,反而會覺得事半功倍……”

陳源深入淺出地給眾人講述著新的計數方式和記賬方法。

眾人和阿拉伯數字打了不短的交道,很快就掌握了新的計數方式。

至於複式記賬法,則稍微多費了一些時間。

不過好在艾福四中,三人都是讀書人,加上都或長或短地接觸過賬目,所以教起來也不是很費勁,主要是一個思路的轉換和變化。

當然,王有貴是有些雲裡霧裡的,但是好在陳源沒有講得雲山霧罩,而是淺顯易懂地講述了複式記賬的原理和方法。

最後別的不說“借貸相等”他竟然也聽懂了,當然其他的細節嘛則呵呵了。

不可能讓一個漢字都認不了幾個的大老粗掌握這個方法,那就有點鬼扯了。

一個時辰之後,其餘三人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領和原則,接下來便是實操。

這完全不用擔心,素材多得很,小山一般堆在那裡呢!

稍事休息之後,接著講另一個重要工具。

陳源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不忙先翻賬冊,接下來給大家說說這個表格……”

說罷,吩咐王有貴掛上了第二張掛圖。

“這個是表格,恐怕日後記賬,統計,乃至情報分析都會用得上……今天不扯遠了,先說記賬。”

陳源緩緩地對大家說道,他也是有意放慢了語速,說快了怕大家記不住。

三個種子選手可聽得十分認真,都做著筆記呢!